5月6日晚8时,在稠江街道铁东路夜市,市执法局执法队员手持检测仪,正对一家烧烤摊的油烟净化设备排放数据进行核验。“净化器风量需匹配灶头数,清洗记录要按月公示,排放口目测无烟是硬标准。”在记录的同时,执法队员还不时提醒摊主需注意的事项。
这正是我市大力推进夜市餐饮油烟标准化改造验收的一个片段。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及市蓝天办的积极统筹,今年以来,市执法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分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全市52家夜市开展标准化改造验收,全力打好空气质量攻坚战,全面推进夜市油烟治理,推动从“改到位”迈向“管长效”,让烟火气更“净”一步。
验收重点核查净化器净化效率,扫码调取数字化监管平台的清洗记录,随机监测夜市区域内PM2.5数据。通过净化效率、运维频次、排放指数等关键数据,确定验收结果。从现场检查验收情况来看,部分摊主为节省成本,仍存在净化器不合格、运维清洗不及时、集烟罩安装不规范等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执法队员现场指出并提出整改建议。
在夜市油烟治理标准化改造过程中,我市持续推进油烟排放“智能”管理。例如,在每个摊位前公示监管二维码,该码涵盖实时排放数据、运维清洗情况、设备安装检查、整改前后对比、网格巡查记录等信息。市民可扫码监督夜市餐饮单位、第三方企业设施运维和油烟排放相关情况,实现“实时监控、数字监管、公开监督”。
同时,市执法局立足自身职能,开展夜市管理经验培训提升行动,规范夜市日常巡查队伍,按照“定人定岗+加密巡查+延长时间”工作原则,确保在巡查过程中做好拍照记录,打好油烟整治“持久战”。此外,还积极开展“环保夜市示范户”评选,进一步激发商户自治活力,增强大家的安全、环保意识。
截至目前,市执法局已对48家夜市开展油烟标准化改造验收,当前相关工作还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验收不是终点,而是常态管理的起点。”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执法闭环,对逾期未整改的商户采取相应措施。其中,连续3次验收不达标的摊位,由夜市主办方对其实施“退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