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县域还在摸索会展经济的门道时,义乌已用“每周一展”的节奏,把“世界超市”的招牌擦得更亮。今年上半年,这座县级市交出的会展成绩单堪称惊艳:32个经贸展览、68.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超101万人次采购商,各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三成,连续十年稳坐全国县级市会展综合实力头把交椅。义乌会展的“忙与热”,早已超越行业范畴,成为观察中国县域经济活力的最佳样本。
会展业的“义乌速度”,藏在审批窗口的数字革命里。过去企业办展要跑多个部门、交十几份材料,如今通过“浙里探馆”平台线上办理,审批时间从一个月压缩到几天。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义乌会展像一块强磁铁,不断吸附全球展商资源。
更难得的是义乌把展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卡塔尔客商法汉在厨卫展下单后,转身就扎进国际商贸城补货;利比亚采购商迈图克洽谈完水龙头生意,顺便把饰品纳入采购清单。这种“展贸联动”的生态,让28个专业展会与市场专区深度绑定,会展不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激活整个市场的“开关”。
会展经济的乘数效应,正在义乌街头巷尾生动上演。国际博览中心酒店的满房率、下王小区餐馆排队的长龙、130余家酒店被预订的盛况,无不印证着会展经济的强劲带动效应。当参展商在酒店大堂洽谈生意,当外卖小哥穿梭于展馆与餐馆之间,会展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拉动消费的“引擎”。
这座城市的实践证明:会展经济不只是大城市的专利,只要找对路径,县域同样能把展会办得风生水起,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