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专题>义乌网络辟谣平台>百科常识 正文

有人因食用泡发木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说明木耳可能有毒?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32:12 来源: “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木耳本身无毒无害,其本质是真菌集合体,人工栽培的干木耳,经正常加工后是安全可食用的优质食用菌。真正导致中毒的元凶是米酵菌酸,这种毒素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特定环境下代谢产生。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如土壤、水及植物表面)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常与真菌、植物共生。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25℃~37℃、湿度较高)会快速繁殖,并分泌米酵菌酸。这种毒素对肝、脑、肾等脏器有极强毒性,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即使经过高温煮沸、高压蒸煮也难以破坏其毒性。

  这种毒素的中毒潜伏期通常为1~10小时,毒性发作后会出现腹泻、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2010年~2020年我国记录的14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死亡率接近50%,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需立即就医进行洗胃、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

  长时间泡发(超过2小时)、泡发环境潮湿或使用已变质的木耳,均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并产生毒素。导致人中毒的,正是木耳上的细菌因不当泡发繁殖所产生的毒素,并非木耳本身有毒。变质木耳通常会有酸臭味、发黏等现象,此时需果断丢弃。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米酵菌酸不仅来自木耳,还可能来自谷物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米制品)、薯类制品(如土豆粉条)等三类高风险食物。预防此类中毒的关键在于:控制泡发时间(建议冷水泡发不超过2小时,中途换水),避免潮湿储存干木耳,不食用有异味、发黏的变质食材,尽量少吃酵米面、吊浆子等传统发酵食品。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1号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