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E网观察 正文

时评丨安全防线得靠“日常扫雷”

发布时间: 2025-09-23 08:42:1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尚凡

  “消防栓下杂物得清走,燃气软管该换金属的了!”福田街道工作人员的叮嘱,道出了安全检查的真谛——隐患不分“上级查”还是“自己找”,只有揪得细、改得实,才能守住安全底线。可现实中,个别企业却把安全检查玩成了“双重标准”:上级检查时全员动员、台账“完美”,自家排查却敷衍拖延、漏洞百出。这种重“上”轻“下”的做法,看似应付了检查,实则给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安全检查的核心是消除隐患,而非“迎接考核”。如江东街道“拉网式”排查出租房、城西街道紧盯校园食堂“舌尖安全”、义乌消防“边检查边教学”,这些做法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们跳出了“为查而查”的误区,把功夫下在日常、把重点落在实效。反观那些重“上”轻“下”的企业,上级来查时临时“扫面子”,检查一走便“旧疾复发”,楼道杂物依旧堆积、燃气隐患照常存在,小问题拖成大风险,最终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事故。要知道,安全事故从不会因为“没被上级查到”就绕道走,只有企业主动作为,化经常为日常,从严从细“整改看不见的风险”,才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线。

  破解重“上”轻“下”的困局,既需要上级部门“动真格”,也需要企业“实打实”。上级检查不妨多些突击暗访,少些提前打招呼,像廿三里消防救援站,把检查变成现场教学,既查隐患也传方法,让企业明白“为何查、怎么改”;企业更要摒弃侥幸心理,不能把安全责任“悬在空中”。

  安全无小事,与其在上级检查时“临时抱佛脚”,不如把安全检查的“尺子”握在自己手里,常量常新、常查常改,才能让安全检查真正成为消除隐患的“利器”,让安全成为企业发展、群众生活最坚实的底色。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