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 正文

新闻纵横特别报道:浙江义乌——一个城市的传奇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这是一座资源贫乏的内陆城市,却左右着国际百货商品的价格。

  这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每年40多万种商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这是一座全部面积只有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44个民族、21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这里共同营造着幸福的生活。

  一个国际商贸之都的人间神话,一个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缩影。

  新闻纵横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报道——《义乌——一个城市的传奇》。

  (1)

  63岁的骆文浩在浙江省义乌市的普通市民。3年前,老骆最疼爱的小女儿出嫁时,他送给女儿的嫁妆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中一个摊位的营业执照。对老骆来说: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这个执照放大了,连嫁妆一起送过去,这个店面就值100多万。她可以在里面经商也会发财致富,你即使不经商租给别人也好,每年都可以赚钱。”

  老骆说:这份营业执照值100多万。女儿今后可以经商,也可以转租。每年都能赚到钱。

  在义乌人眼中,谁拥有一个小商品市场的摊位,就是财富和个人能力的象征。

  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建于1982年,现有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商位58000个。每年有40多万种商品从这里运往212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浙江义乌市国际商贸城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就像蝴蝶振翅波及大气环流一般,影响着全球日用百货商品的价格。

  有人这样计算过,如果某人一天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中逛8个小时,58000万个摊位各逛1分钟,就得需要120天。义乌——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

  20多年前的义乌还是浙江省中部一个贫困的农业小县。当时全县只有2家工厂,丘陵山地多是低产田,人们连吃饭都成问题。20多年后,同样这块资源贫乏的土地上,崛起了一座世界闻名的商贸之都。这里边究竟蕴涵着怎样的秘密呢?

  义乌市民冯爱倩:“我们呢是为了温饱,那么义乌呢,人多地少,田地也很少。”

  记者:“您当时卖什么小商品?”

  冯爱倩:“纽扣啦、皮筋啦、还有发卡啦。当时他们就来抓。”

  65岁的冯爱倩可以说是义乌发展的见证人。上世纪70年代,素有经商传统的义乌人自发在城乡路边出售小商品,逐渐形成了“马路市场”。冯爱倩说:当时摆摊只想养家糊口、补贴家用。1982年8月的一天,提着篮子正在兜售纽扣、皮筋、发卡的冯爱倩,遭到执法人员的处罚,篮子也被没收了。一怒之下,冯爱倩创进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要求放开市场,给义乌人一个致富的门路。面对群众的强烈要求,1982年9月,当时的义乌县政府决定开放小商品市场。1984年10月,又提出“兴商建市”,20多年来, “兴商建市”的战略在义乌从未动摇。

  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义乌是靠市场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这里坚持了前几届领导班子以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同时赋予它一些新的内容,使市场朝气蓬勃。”

  如今的义乌每8个人拥有一辆汽车,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在这个城市里,无论你是长期居住,还是短暂停留,都会被市场的向心力所吸附。靠市场而生,为市场而来,义乌人打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打造着义乌的金字招牌。“兴商建市”战略,更让这块金字招牌永远为人民创造着财富。

  (2)

  20年前,43岁的周晓光揣着几千块钱从老家浙江省东阳县来到义乌,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租下了一个只有1平方米的摊位,开始经营头花、发卡等装饰品。20年后,周晓光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亿万富翁,还是中国最大装饰品企业——新光集团的董事长。周晓光说:她的创业历程。

  周晓光:“到义乌我们是86年开始,开始有稳定的摊位摆。我就开始做饰品,头花啦、发卡啦、项链、胸针这些东西。我们开了店面以后,我们生意的规模就扩大了。91年以后(每年)赚80万、100万都有。”

  记者:“当时你已经有这个规模了,一年赚七八十万没有问题吧?”

  周晓光:“是。”

  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90年代中期,周晓光在全国装饰品经营业中小有名气。每年都能稳赚100万元。然而,已经拥有七八百万存款的周晓光,没有留恋小富既康的生活,他将眼光投向了更大的事业。

  周晓光:“我觉得这个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市场可以做得更大的。那么外部环境呢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好,而且义乌市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义乌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来要引商转工。没有这个大背景,我们也不会去想。”

  在义乌,近万名像周晓光这样的商人,开始由商转工。他们凭借庞大的销售网络、良好的政策氛围,由小做大。据粗略统计,目前义乌市2万多家工业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是由单一经销转为办厂生产的。从商业转入工业的资本至少有250亿元。义乌市场中的商品65%以上面向国际市场。“义乌制造”形成了针织袜业、文体用品等20多个特色优势产业,并创下了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义乌的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是从商贸流通做起的。持续的商业繁荣,为商人们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把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是追求最高利润,化解商贸流通风险的必然。市场好象一座巨大的核反应堆,引发了资本、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连续裂变,变出了一个以第三产业超过50%的现代产业结构,变出了一个触角遍布海内外的“义乌经济圈”。义乌人选择了“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的独特发展路径。

  (3)

  清晨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着义乌市佛堂镇塔山村,云雾悠闲的在山腰浮荡,花草枝头上浸满了亮晶晶的露珠。这座群山环绕、郁郁葱葱的小山村显得分外宁静。65岁的丁松英,一手端着盛满橡皮筋、小珠片的盘子,一手拎着板凳,走出屋来。坐在自家的小院的花丛里,手脚利索地串着手机扣。再过几天,他接到的这项加工活就可以完工了,到时候一个月的收入,比她以前种一年地的收入还要多。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丁松英:“3年了。”

  记者:“一天能做多少?”

  丁松英:“搞不定,10元左右,她讲能做1500个。”

  记者:“上个月你拿了多少钱?”

  丁松英:“400多元。”

  丁松英说:它干这个工作已经3年了,每个月都能挣到400多元,一年下来家里也能增加收入5000多元。

  在塔山村。像丁松英这样从事装饰品加工工作的有100多人,他们的活计都是被村民们称做“农村经济人的”丁建宝从企业承揽下来的。

  记者:“来料加工对村里的村民收入增加帮助大不大?”

  丁建宝:“照说起来是蛮大的,别的不要讲,如果没有这一块的话,除了种点庄稼,别的一点收入都没有地方来的。”

  塔山村是经济不发达的村庄,人均耕地还不到1亩。丁建宝说:青壮年村民大都到义乌市里打工了,留在村里的中老年人不用出家门,干干装饰品加工,每年都能从中得到收入四五十万元。现在,义乌市从事小商品加工的村庄还有很多,每个村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加工品种和固定客户,村民们也有了比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目前,义乌市共有600多名为农民们搭建致富桥的“农村经济人”,从事来料加工的农民34000多人,年加工费收入近亿元。

  “市场带百村、企业联万户”,义乌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的发展、义乌企业的壮大、撑鼓了义乌农民的腰包。然而,光腰包鼓了还不够,还要让农民,特别要让那些由于城市扩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们掌握一技之长。义乌的企业家自发开办学校,免费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

  中国义乌袜业协会会长、浪莎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翁荣金:“我们学校的学员呢,就招周边失地的农民,我们这个叫带薪培训,让他报名到学校之后,就有800块钱1个月,大大提高了这些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机修工班我们总共投了三台袜机,意大利进口的,将近四五十万块钱,还派了10几个工程师,加入到学院里来,让他们培训。这个都是无偿的,都是我们公司赞助。我们计划5年内要投入100万,要培训10000名失地农民。目的不是为自己企业办,而给社会给他个人办。比一个没有技术的农民工来说,收入就大大提高了。”

  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要拉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这个问题已经屡见不鲜。而义乌的高明之处在于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城乡联合办市场、商业资本反哺农民的方式,不仅为市场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还带领广大农民稳健地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在这里,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融进了市场这个大熔炉中。

  (4)

  马来西亚商人郭集福,是东南亚经营水晶宝石工艺品的巨商。以前,郭集福的公司总部在马来西亚,现在他却把总部迁到了中国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郭集福:“我们的货是从巴西拉进来,在从义乌卖到全球。”

  记者:“你在义乌住多少多了?”

  郭集福:“长住3年多。”

  记者:世界上的市场那么多,你为什么单独选择了义乌?

  郭集福:“要找义乌这块市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因为这块地对我们商人来讲,就是我们商人的福地。我们生意人有句话,就是你找钱不如钱来找你。义乌早上一开门那,全球的买家拿着现金来买货,向这样的情况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义乌这块地是一站式,你要找什么货都有。那肯定在别的国家达不到这个营业额的。”

  在马来西亚人郭集福眼里,义乌是一块经商的宝地,正是这块宝地让他漂扬过海,选择义乌落脚生根。

  看准这块宝地的不止有马来西亚人,2005年底义乌全市人口160多万,其中户籍人口68万,外来人口100万。这是一座多种族、多国籍、多信仰的都市。

  义乌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义乌每年要接待来自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和旅游者,8000多名外国人长期定居在这里;国内44个民族,3万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在义乌工作生活。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信徒众多。

  约旦人依麦德是老义乌人了,忙完一天的工作,他也像多数的义乌人一样,晚饭后出去散步、锻炼、跟着大伯大妈们跳跳交谊舞。

  依麦德说:“我感觉不错,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我,有时候大家在一起聊天、开玩笑,感觉很融洽,没什么距离。我感觉自己70%像个中国人,不,应该是义乌人。

  在义乌这样一个国籍、民族、宗教信仰纷繁各异的商业城市里,约旦人依麦德和其他的外国人一样,生活的十分惬意,他们可以自由地去宗教场所做礼拜,也经常到义乌随处可见的异国餐厅内,品尝阿拉伯、欧美等地的风味大餐。夜幕降临时,正是义乌外语培训机构生意兴旺的时刻,依麦德和其他5000多名外国人一起在培训班学习中文。

  如果说巨大的商业诱惑让淘金者们对义乌趋之若骛,那么义乌人提供的稳定、和睦的市场环境、生活环境,更让商人们有身在故乡的感觉。“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这句在义乌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谚语告诉我们,通过经商来营建幸福生活的理念,已经深深的化入义乌人的血液之中。兴商利市、兴商建市、共同发展的传统思想,让义乌人自古就有接纳八方来宾的博大胸怀;持之以恒,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执政理念,让义乌在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张磊、赵勇、陈淦

  2006年7月11日播发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