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16日讯(记者 蒋守洋) 2014年9月16日,一个由义乌热心公益的市民、网民等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民间公益组织“建设美丽义乌促进会”正式成立。从此,一群人活跃在义乌的城市乡村、河沟屋后,他们蹲守排污口、探身窨井中,只为“啄”出美丽商城的”蛀虫”。
行程3万多公里,走遍义乌的角落
一年来,促进会出动监督成员1200多人次,行程三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和800多个村庄。
促进会成员俞兵龙说:“这一年来,碰到很多事情,我们有时候一天要跑两百多公里,少的也要五十公里。大家全是义务的,没有收取报酬。”说起巡查的过程,他还记得有成员摔到河里全身淤泥的场景。
义乌全市23条河流的两岸都留下了他们走过的足迹。今年春节前后,促进会成员们冒着严寒,开展了对溪河排污口的徒步地毯式排查。通过查找排污口、河面垃圾、河边建筑垃圾等,把全市23条河流的整体情况做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分类汇总,为开展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便利。
问题1万余处,大都得到妥善解决
监督团成员丁大鸽用自己看到的变化表达了对参加市民监督活动的感受。刚参加监督时,他去佛堂巡查,发现一条又黑又脏的垃圾河,村民表示河里的水连菜都不能浇。如今再回去看,已是水清岸绿的一道风景。
于齐民也在关注着溪流的变化,在最初的走访中,他看到流经上溪、义亭等地的慈航溪24小时有暗紫色浊流从岸边汇入。8月底,他随义乌“清三河”自查验收组再次去到了航慈溪,如今河床内水草飘摇,水流清澈见底。
这个民间监督团队的视野遍及义乌城乡每个角落。当行人们都目视前方、匆匆而过时,他们在低头看街角墙根是否有垃圾污水。
通过“曝光台”,一年来,促进会的成员们共反映问题1万多处,涉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精品城市等方方面面,其中95%以上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美丽义乌”有他们一份功劳
做一件事并不难,坚持一直做这事却不容易。今年新加入这个组织的朱希盛做了一个比喻:“建设美丽义乌促进会”是一台CT机,它可以发现问题;义乌的各职能部门则是医生,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由他们进行医治。
这一年来,他们除了关注着垃圾处理,关注着污水治理,关注着“三改一拆”,还参加水源保护文明劝导,配合监督工程清运车,做环保志愿者,关注平原绿化,服务义乌马拉松赛事。可以说,在“美丽义乌”建设中,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对于他们来说,这份没有工资的“工作”,最能让他们坚持做下去的原因就是看着义乌这座自己生长、居住、热爱的城市在他们付出的微薄努力下一天天的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