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18日讯(义乌商报通讯员 吴燕华)9月一天的中午,虽然天气已渐转凉,但“秋老虎”的余威仍在。在接到群众对辖区某酒店电梯的举报后,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稠城市场监管所的两名执法人员,立即顶着烈日赶往举报投诉处理现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顾不上擦额上的汗水,便与酒店负责人简单说明来意,马上对存有问题的电梯进行了检查,并第一时间联系了维保单位赴现场核查。在确定该电梯确实存在举报所说的超期未检的安全隐患后,执法人员当场责令该酒店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查处。
举报处理后,执法人员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辖区的一家大型商场检查自动扶梯,对自动扶梯的“一梯一档”建立及其他比较容易发生危险的相关区域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检查。前段时间电梯事故频发,电梯安全成为绷在每位监管人员心上的弦。稠城市场监管所辖区位于市中心,商场超市的自动扶梯和老旧电梯较为集中,早排查、早上报、早消除,针对一般隐患专人跟踪,一盯到底,对重大隐患,则立即上报,成为了稠城市场监管所每位监管人员的工作常态。
“电梯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一种工具,很多人甚至天天都在乘坐,因此电梯安全监察工作就显得十分关键。”稠城市场监管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稠城街道内共有特种设备553台,其中电梯就占了447台,而多集中在商场、超市,1:55.3是稠城市场监管所现有特种设备监察的人机比例。在原先的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并,职能增加的压力下,基层监管部门以人机跟踪模式为主的传统监管模式已然跟不上形势发展,而一梯一档、分类监管、社会共治、主体责任落实等一系列保“上上下下”安全的创新监管举措正付诸实施。
“一梯一档”痕迹化监管
“以后所有电梯相关资料都要放在专门的档案盒里保管,包括每次运行记录、维保记录、检验报告、自查表等,以后的检查主要以此为依据。”执法人员每到一处,都要吩咐电梯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做好“一梯一档”管理工作。
稠城市场监管所辖区范围老旧电梯较多,其中商场超市近420台,超过10年以上的“老龄”电梯120余台。为有效防范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稠城市场监管所结合电梯安全大会战工作,对辖区电梯进行了一次清理核对,将提高商场、超市、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的电梯档案管理水平作为切入点,对辖区新旧电梯一律建档,推行“一梯一档”身份证管理方式,对每部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将各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过程涉及的企业确认自查表、设备运行情况和落实主体责任痕迹进行保管,改变目前电梯使用单位多部电梯档案混杂保管的现状,提高现场检查效率,使电梯管理更具整体性和有效性。
两大风险分级分类监管
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是电梯监管的两大风险。
稠城市场监管所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电梯使用单位进行考核及综合评定,实施电梯使用单位分类分级监管。以风险等级越高、监管越严格为原则,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使用单位,采取不同的现场检查方式和频度、约谈、挂牌督办和定期报告安全状况等分类分级监管措施。不同风险等级的使用单位按不同周期向街道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安全状况,增强使用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如商场、超市、医院、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将其列为A类监管对象。
部门镇街联动合力监管
为缩短电梯安全隐患发现到整改完成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稠城市场监管所通过职能部门进社区的平台,与辖区街道共同构建起隐患发现、情况通报的信息交互无缝衔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的作用,通过街道网格员巡查发现事故隐患,由基层站所进行核查,督促企业完成整改排查消除并及时反馈回街道,大大缩短信息流转时间,为隐患整改预留了时间,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系数。目前稠城市场监管所通过街道排查整改电梯安全隐患90多处,联合街道在每个节假日前夕,对辖区范围内的重点场所开展电梯专项检查,并不定期开展救援演练,形成社会共治的监管合力。
落实主体责任自我监管
落实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稠城市场监管所强化对辖区内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保单位的电梯安全知识培训,要求企业严格按要求完善电梯管理制度和安全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电梯使用单位为电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实现电梯安全的自我监管。同时通过特种设备安全“三进”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市民和企业的电梯安全意识,共同参与到电梯安全的管理中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主动做好电梯的事前预防工作,是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目前稠城市场监管所正积极探索以二维码身份证的管理方式构建特种设备智能监察系统,实现电梯的注册登记、维护保养、监督检验等各个环节无缝闭环式管理,实现对电梯的动态监察,提升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