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义乌方言也叫白酒,或甜白酒,又名甜酒酿。义乌制作的甜酒酿,数江东街道西陈村最闻名。上世纪八十年代,西陈村全村数十户人家酿制甜酒酿,他们挑到义乌县城、佛堂或附近农村集市及周边县市集市零卖。在端午节,家家户户必做几罐甜酒酿送亲戚好友,西陈的甜酒酿靠着过硬质量和宣传,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吃。
2013年西陈还有几户农户在加工甜酒,在城区街头出售,或供应饭店宾馆代售,或者密封和简介包装送各大超市销售。西陈甜酒除了历代祖传的制作秘籍,还需要牢牢把好质量关。
传统甜酒酿端午制作,首先选上等糯米,绝不能混有稻壳和碎米。首先,糯米淘净,浸泡数小时,夏季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容易变质产生异味,也不能过短,过短容易生米心。糯米浸泡好后,用米篮淋干水分,放入饭甑炊,全部糯米都透出蒸汽,由白色转为玉色后,盖上盖子焖熟米饭。糯米炊成的饭,要熟而不烂,再用清水淋散后摊凉,在放酒曲粉前,一定要把糯米饭吹凉了,与手温差不多,若米饭在烫时放入酒曲粉,里面的灰霉菌和酵母菌会被烫死,无法发酵。接着,撒上甜酒酿粉末,彻底的搅拌,整体都要均匀,装入陶钵、瓷碗或者搪瓷盆内,若装入塑料盆或者不锈钢盆,味道会大大的改变。然后,在饭铲上沾点凉水,把米饭轻轻压实,在中间钻个圆洞。盖上盖子以防止上层米饭硬化糙壳变味。酿酒工作到此基本完成,接着需要静置发酵(温度一般保持在34~30℃之间),若温度低于28度,要用棉被之类东西严严实实盖住以保温。如果打开包裹物和盖子,侧耳倾听,哔啵哔啵的发酵声音不停于耳。一昼夜后揭开遮盖物,中间圆孔内酒汁充溢,酒香芳香四溢。装入洁白瓷碗中,品尝一口,酒卤芳香,甜醇粘郁,饭粒绵软,嫩滑爽口,美味无比。
如果发酵的时间过长、天气太热或用药过多,甜白酒酒气会变重,缺少甜味;还有的甜白酒表面有糊状漂浮物,俗称上花了,就是在发酵时候加了生水造成的;还有的卖家为了增加酒酿产量更缺德,在卖甜酒时掺和了加糖精的开水,那就变了味,这样的甜酒吃了伤胃。
酿甜白酒少不了药引,一般采用红花蓼。把红花蓼的花洗净,晒干,捣碎,和上米粉等物发酵后,搓成小球状,也有的制成长方体的块状,晒干,每份25克,便于储存,在制作甜酒时可随时取用,一般制作甜酒酿用曲比例,糯米2.5千克配比酒曲25克。
甜酒乃夏令时义乌民间的饮品,深受不会饮酒的市民喜爱。现如今,有的市民到超市买几罐现成的酒酿到家自食,也有做甜酒酿蛋花汤圆等美食的,这些皆没有自家做的味道好。全市百姓家也常买酒曲自己酿制,供自家食用,一次制作几斤米,放入冰箱内慢慢饮食。
我家外婆乃西陈人,曾经家庭作坊甜酒酿制得多,一次几十斤米,沿村或沿街卖,成为夏季美食商品;我母亲在外祖母家时候,挑甜酒酿在城区金山岭顶卖,这是用于补贴家用的副业;外婆家每年在田塍种一片红蓼花,制作的白酒药(酒曲),让小姨娘用自行车载去一蛇皮袋的白酒曲,批发给佛堂供销社零卖。
现在义乌属开放型现代化国际都市,也就没有人开办甜白酒厂了。供应市内外各大酒店、饭店,都是外地来的甜酒年,义乌本地甜酒酿成为渐行渐远的行业,在义乌人的心里,多多少少含着惆怅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