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守望义乌 正文

地名成文化遗产?义乌三地参评千年古镇古村

发布时间: 2016-01-16 15:26:06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蒋守洋

  中国义乌网1月16日讯(记者 蒋守洋)为进一步落实省委“两美”浙江战略任务,加快“诗画浙江”建设和发展,保护和挖掘地名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民政部、浙江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特色小镇、“非遗”主题小镇、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等有关评定情况,浙江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文物局已于去年开始联合开展“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工作。

  1月11日,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专家评审会召开。据统计,截止目前共收到全省各市、县(市、区)民政局推荐上报的地名命名千年以上的古镇38家、古村落95家。其中经专家初评无疑义并拟推荐第一批公布的千年古镇15家、千年古村落20家。其他尚需进一步考证认定。

  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全省共申报133家,其中千年古镇38家,千年古村落95家。除义乌市佛堂镇外,义乌隔壁的兰溪市游埠镇、浦江县郑宅镇也都在列;千年古村落申报名单中,义乌佛堂镇的倍磊街村和义亭镇缸窑村也在其中。

  佛堂镇是义乌历史悠久的名镇。建国前,义乌江是义乌东、西、南各乡的水运要道。佛堂上溯可达东阳的巍山,下行可达金华、兰溪、杭州、衢县、常山,直至安徽屯溪,是本地经济、交通中心,有“小兰溪”的美誉。

  佛堂一名,已有近1500年历史。佛堂镇名的来历,有着神奇的传说。据《傅大士文集*嵩头陀传》和《(嘉庆)义乌县志》记载,相传在南北朝时,天竺国有位嵩头陀,名字叫达摩的,在南朝梁代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到了乌伤,后来在香山寺做方丈。梁代普通二年(公元521年)3月,达摩到附近村庄参加斋会,斋会结束后,达摩就不肯回寺,众人苦苦相留,达摩说:贫僧缘会而来,缘尽而去。达摩向南而去,到了金山。时逢连日暴雨,洪水泛滥。达摩面对此情此景,口念咒语,把随身携带的铁鱼磬抛入空中,变成一只木船飘入江中普渡众生。随后到稽亭塘点化傅翕(即后来的傅大士)去了。

  为了感谢达摩救人的大恩大德,老百姓建了一座渡磬寺,寺中有一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四方”。人们就以上下联的第一字,取地名为“佛堂”。渡磬寺至今仍在镇西。

  倍磊街村,相传村旁的两溪汇流处有六块色彩绚丽的石头,故原名双溪六石。因“磊”字由三石构成,加倍即为六石,而改村名为倍磊。清代,村落规模相当庞大,有商行、街道,形成了集镇,故称倍磊街至今。现分成一、二、三、四个村。

  缸窑村,早在北宋年间,此地就以做工精良、品种多样的陶“缸”而闻名遐迩,且又地处东(东阳)金(金华)古道,一度成为乡村闹市。缸窑村至今保留着一口古井,遇到干旱年,古井也不会干涸。

  名单如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丁傲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