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记者蒋守洋3月26日发自北京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人才资本、创新能力在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的作用日益凸显。义乌科技创新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资本吸引力有待增强。如何实现与高端资源的无缝对接,义乌在今天给出了新的答案。
义乌向中关村“借智”打造全国首家新型飞地孵化器
2014年,义乌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在北京和上海等中心城市设立异地孵化器设想,利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优势创新资源,为义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经过实地走访、调研、甄选,2015年,义乌启动在中关村等地设立孵化园的工作,向中关村“借智引才”,进行异地孵化。今天,位于中关村核心地带的义创空间-(北京)小样青年社区正式启用。义创空间总面积近5000㎡,孵化器设有公共办公区、独立办公间(QuickOffice)、小样创咖、小样演播厅、小样会客厅、小样会议室、小样餐厅、睡眠舱等满足青年创业群体全方位需求的空间。同时义创空间的独立办公间内设会议室、总经理办公室以及前台,满足不同规模创业团队的办公需求。
京-义资源与市场、人才与资本上演“双城记”
义创空间-北京小样青年社区以“空间+媒体+金融”的创新模式,成为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在北京设立的青年创业“飞地孵化器”,借助孵化器形成北京与义乌双城资源互动、产业对接的良性市场循环。
孵化器将重点培育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尚与创新设计、电子商务等产业。与其它平台相比,小样空间站具有义乌千亿国际市场优势,将为创业青年提供专业孵化、创业融资、交流培训等“一站式”创业生态体系服务。另外,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成功经验、服务体系和品牌效应也将是义乌学习的标杆,把创新资源借势“小样青年社区”引入义乌,亦将助推义乌创新驱动发展。
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众创之城的“牵手”
中关村在20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历程中,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和积累了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经验,集聚了大量的高端创新要素,涌现出了大量的重大创新成果。如今,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而义乌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亦是一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旗帜。放下“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和拨浪鼓,从“马路市场”发展成“世界超市”,义乌的变迁,浓缩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
这是一座充满商机与活力的“众创之城”,同时也是一座正在变革和创新的“活力之城”,科技、人才正是义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关村和义乌的“牵手”,将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地方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