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登科参加2016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中国义乌网4月19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谭祉潇)近日,《“青岩刘模式”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白皮书》问世。白皮书介绍了青岩刘从一个普通农村蜕变成为电商新城镇、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基地的过程。这本书的编撰团队领头人,就是李登科。
创业:隔行不隔山
2004年,大学毕业不久的李登科放弃了公务员的安逸生活,来到了义乌。身处这个充满商机的城市,面对眼花缭乱的商品,李登科一度陷入迷茫。但凭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他迈开了创业的步伐。
从做培训咨询、健身连锁到创办“雷骊机电”、“礼颐天下”,再到投资西魏凉皮、礼尚工艺品,李登科的创业足迹遍布重工、农业、礼品、餐饮等领域,行业跨度非常大。
面对人人“隔行如隔山”的质疑,李登科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不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真的是隔行如隔山;但作为‘九死一生’的创业者,必须融会贯通并敢于挑战。”李登科就是在融会贯通中,一次次实现了行业跨越。他举例说:“我创办‘雷骊机电’时,连机电的功率、瓦数都不明白,但照样顺利地把产品卖了出去。这一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最应该了解的是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产品是什么’。只要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什么都能卖得出去。”
正是凭借于此,李登科从创业大潮中脱颖而出。他在回忆过去时说:“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很多失败的经验,最困难的时候整个公司就我和妻子两个人、两台电脑,在十几平米的出租房里,从进货、宣传、销售到售后一手包办。在我看来,失败比成功更有价值,小失败是大成功必要的铺垫。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总结出成功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和销售途径。”
创客:梦想孵化者
现在,李登科有一个重要身份———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帮助年轻人创业成为了他的新挑战。
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冲劲十足、想法新奇。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要面对市场的挑剔、竞争对手的冲击等一系列挑战。李登科愿意为年轻的创业者指引方向。每当有年轻人登门咨询,小到工商手续、文件起草,大到背景分析、方向指导,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分析、激励,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天性热爱挑战,喜欢开拓新领域,投资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自己最适合的事业。通过投资别人、看着别人成功,我得到了巨大的获得感,甚至比自己创业成功还满足。”李登科说,“年轻人思路广、思维活,紧跟时代潮流,各行业正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行业活了,环境才能不断提升。”
去年,李登科受聘成为我市首批创业导师,并创立了义乌市创业导师志愿服务队,全力筹建创客中心。接下来,李登科还将带领颐创投资团队继续为创客们提供优秀的孵化平台和充裕的项目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