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林代表问: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市物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培育发展不够、收费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影响居民小区的生活品质、影响精品城市建设,与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也不相称。对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何对策措施,目前工作进展如何?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答: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细胞之一,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目前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市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物业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三级物业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明确市级部门在物业管理中的监督职责,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镇街属地管理职责,负责辖区内物业管理组织领导和管理监督工作;明确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物业管理职责,将物业管理职能纳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职责范围。目前市级层面成立了义乌市物业管理调解委员会,同时城管委已与市人民法院、司法局沟通协调,探索物业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全市各镇街均已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2016年城管委已组织城区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开展2次专题会议,强化业务培训和日常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为强化管理力量,城管委向市编办请示成立物业管理处,专职负责全市物业管理工作。
完善物业政策体系。根据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物业服务业信用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物业管理项目经理(主任)备案考核管理细则》、《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细则》和《住宅物业保修金管理细则》,并制定了《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示范文本。
规范物业行业市场秩序。目前,物业管理全部实行市场公开招投标。2016年5月起,实施物业企业诚信管理,将物业企业信息纳入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库,实行“先备案后承诺业务”的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手册制度,对未取得诚信手册的物业企业,不得参与市场公开招投标,同时按季度对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检查考核评分,对信用等级为D级的企业限制其承接新项目。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市44家物业企业已上报拟提升管理项目及方案56个,其中10个将作为重点项目。起草《义乌市物业服务分等级标准》,依据服务标准试行市场准入和分等级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物业管理行业关键岗位和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2016年已完成园林绿化、消控消防、项目经理一、二期、土木工程以及营改增税收政策等6次专业培训,参训人数达300多人次,下半年计划还将开展保安、前台接待等6次培训,继续抓好多层次的人才培训。
加强业主组织建设。推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示范文本,强化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的业务指导,引导在充分尊重全体业主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合法程序,选举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担任业委会委员。梳理全市176个住宅和商住项目业委会成立情况,对未成立业委会的,要求所在地镇街加快推进组建,目前已会同街道组织召开金城二期、滨江国际、锦绣家园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委会;下步还将指导义亭五亭雅苑、皇冠长岛国际、廿三里金桥人家等小区做好业委会选举工作。
着力破解物业服务收费难。向组织部门建议,利用“两学一做”契机,开展党员干部带头交纳物业费活动,积极倡导自觉遵守物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有不良行为的,由街道、社区核实后将抄告有关部门。明确物业维修资金应急使用6种情形,通过物业协会专家现场踏勘方式,启动物业维修金应急使用程序,缓解使用难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应急方式动用的维修资金已占总数的56.4%;同时,还在银河湾、东方国际村、新天地三个项目开展了小额维修资金使用授权委托试点。
下步,我委将围绕五个“突破”:即力求在理顺体制、形成合力上有所突破;在规范秩序、提升服务上有所突破;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上有所突破;在扶持物业企业上有所突破;在自治能力上有所突破;全面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工作,突出属地管理,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完善物业诚信考核,强化建管衔接的业务指导,从源头上为后续物业管理服务创造条件;并着力加强业主业委会组织的建设,全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和谐、安宁、舒适的物业服务环境。
记者追访: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表示,物业管理在扩大就业、创造安全舒适居住环境、维护房屋使用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业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意识缺失是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物业管理本质上是业主对其自身财产的管理,业主要充分认识到自已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积极行使自己的自主权,并自觉遵守和维护管理规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确立的物业管理秩序。
政府各职能部门、属地镇街、居民委员会应进一步加强对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充分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利,帮助业主建立民主协商、自我管理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