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9日,省教育厅对义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组实地走访了福田小学、宾王中学、五爱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了解义乌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昨天,评估组听取了义乌近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的汇报,并与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网民、记者代表进行座谈,全面了解义乌教育之声。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吴永良、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陈锋、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朱国清等参加评估。
这些年,义乌坚持教育优先、公平、均衡发展,很多经验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2014年,义乌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市评估,今年2月成功创建浙江教育基本现代化市,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试点市、全国教育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单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乌在教育上舍得投入,近十年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总投入达117.6亿元,位列全省各县(市、区)前列;共新增学校用地2352.6亩,新建校舍142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学校146所。去年义乌财政预算内对教育拨款达20.5亿元,比2005年增加13.6亿元。
为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义乌稳步推进教育集团化建设,先后组建了实验小学、绣湖小学、稠州中学等六大教育集团。同时,创新教师交流机制,实行新教师平行志愿按成绩推荐学校,并打破城区内外环政策藩篱,畅通教师交流渠道。今年7月,义乌举行城区教师交流“双选会”,赋予学校、教师双向选择主动权,有19名教师成功签约选聘。沿袭多年的农村教师进城考核机制也有了革新,推行“摘牌选聘”模式,把申请进城的农村教师挂牌公布,综合实力较弱的学校先行摘牌选师,今年有64名农村教师被“摘牌”选聘,以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今后,义乌还将推进不同学段资源的规划配置,加大小学阶段布局调整,加快城郊和部分产业集聚镇、特色小镇学校布局和建设,拓展公办片区、较大规模村幼儿园和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网络体系。通过“外引内培”,不断打造教育品牌,并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持续推进教育质量革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