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大公网】樊纲:“中国制造”正在经历“德国制造”之路

发布时间: 2016-10-23 09:37:15 来源: 大公网 作者:

义博会浙江制造品牌馆。中国义乌网记者龚书弘摄

  21日,在浙江义乌举行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高层研讨会上,知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樊纲指出,当年英国国会要求德国贴“Made in Germany”标签是因为德国产品质量不好,后来德国人很努力,把产品质量做到了极致,“Made in Germany”成为了德国的骄傲。目前,“浙江制造”、“中国制造”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樊纲认为,品牌是一个综合的产物,他说:“品牌的问题首先是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简单说就是供给侧问题,一家企业的品牌能不能做好就看你在供给侧上能不能做好。同时,品牌的问题还有需求侧的问题,就是市场的问题,所以做品牌很大意义上是做市场,企业做市场,政府也需要提供一个市场环境,当质量都达到差不多的水平的时候,大家关注什么问题呢?关注的是关于设计的问题,关于文化的问题,关于它是不是有创新的问题。”

  同时,他还指出,有一个时期,国际上对我们的印象是泱泱大国,特别能制造,尽管质量不是特别高。但近年来,在国际上,“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已经开始具有了制造业强国的含义。虽然还不是创造大国,还不是质量最尖端的,但是已经前进了好一大步。

  经济下行倒逼企业创新升级

  樊纲说:“大家都能感觉到的是,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并不太好,前两次的经济过热之后,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台高筑等问题非常严重。以钢铁为例,2011年计算的时候,我们的需求是6亿吨,但产能却达到了11亿吨,今年都没消化完,来年就已注定是过剩。因此,我们现在是处在砸机器倒牛奶,也就是去库存、去产能的时代,要多久才能走出低迷我不知道,但我更想说的是,这其实未必没有积极的方面。”

  他指出,以前经济过热的时候,谁都能有碗饭吃,无非是吃好吃差的问题,但肯定饿不死,企业忙订单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去想创新。但现在不一样了,在现在这一经济形势下,市场已经逼着企业去调整、去创新,如果还停在原地,结局无非是两个,要么出局、要么被兼并。因此,企业要想升级转型,就必须得树立长期、专注,而且专业的精神。

  现在的“浙江制造”通过各种检验,给了企业产品质量上的保证,这也就等于给了企业更大的发挥余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从而做到受世界认可。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