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陈晓文)十月的南方,红花绿草,一派生机。福建平潭、深圳前海两大自贸区,在海风的吹拂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福建平潭自贸区,抢抓“千年一遇”战略机遇,构筑海峡西岸“新特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做好“前海概念”战略定位,建设粤港合作崭新平台。
学习他人之长,勇扛改革大旗。10月27日至30日,市委书记盛秋平率我市党政代表团及企业家代表,前往福建、广东学习考察,深切感受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
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加快发展。两省在深化改革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收获满满,让代表团成员大开眼界、深感震撼、深受启发。
打破藩篱,疏通体制机制堵点
平潭是福建东部沿海一个岛县,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与台湾本岛距离最近的地方。平潭自贸区成立以来,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平潭率先推行市场综合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行政监察与审计部门合一等“三项改革”,探索扁平化、高效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成立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一口受理、一表申报、一章审批、一次出件”服务模式,构建阳光透明的审批服务机制;推出投资体制改革2.0版,项目投资涉及的147项审批事项压缩至26项,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难、落地慢问题,成为全国自贸区改革创新八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打通堵点、激活全盘,努力把平潭打造成为闽台合作的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平潭自贸区管委会负责人一席话深深触动了代表团成员。
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义乌实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如今前五年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的五年,改革进入“深水区”,义乌试点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把改革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政策配套,构筑更优营商环境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毗邻香港的深圳前海自贸区自成立之际,就有了明确清晰的战略定位。
“打造中国梦的梦工场,把深圳前海自贸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前海自贸区规划展示馆讲解员的解说铿锵有力、催人振奋。
政策优,环境美。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内的保税港区,享受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形成了出口集拼、离岸配送中心、出口转内销为核心等多种类型业务模式,积极探索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的自由贸易港区。
绿岛花城,宜居宜业。平潭自贸区除了形成“政策洼地”,还积极实施海岛生态修复工程,5年完成植树造林6000多万株,构筑美丽家园。
对此,市商务局局长王碧荣感受颇深:“我们要向两省自贸区学习,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促进义乌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创新业态,丰富兴商建市内涵
海阔天空,商机无限,两省自贸区大力书写“商”字创新文章。
台湾免税市场、台创园、跨境电商园……商业业态的不断创新,让平潭自贸区“如虎添翼”,把两岸商贸交往向深度延伸。
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敢为天下先的深圳,在前海自贸区中又再次放开手脚、敢闯敢试,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建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更加坚定了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要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壮大实业,发展新兴产业。”浪莎集团总裁翁荣弟信心满满地说。
“比较中激发潜力,形成动力。”通过考察学习,代表团成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定了勇扛改革发展大旗的决心和信心。
“虚心学习取真经,潜心思考谋思路。”考察中,市领导对代表团成员提出明确要求,也对全市干部群众擂响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