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入境的每一个人,边检官兵严格把关。
2014年12月19日,义乌至香港航班实现首航,义乌正式成为国际航空口岸城市。从此,在义乌机场,一群身着橄榄绿的武警战士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在严守国门的同时,也为进出国门的中外友人提供着优质服务。他们是浙江公安边防总队义乌边防检查站的官兵。
盖上边防检查印章,意味着可以跨出国门了。
义乌是浙江对外交往的一张金名片,常驻外商逾万人。义乌边检承担着维护义乌机场出入境秩序和安全的重任,是全省最年轻的边检队伍,建站不足两年,在警力紧缺、硬件初建的情况下,服务216个国家和地区数万名外商,助力义乌各大展会,通过精准查验和严密保障,赢得了出入境旅客和当地市民的一片“点赞”。
在义乌,外商占比较高,不可控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边检站官兵的执勤压力非常大。在G20峰会、义博会等重要安保期间,每人每天的执勤时间均在12小时以上,从机场口到飞机上,边检官兵层层把关。为了提高战斗力,官兵们日常强化各种技能训练,训练内容既有基本的肌肉力量型训练,也有自由搏击、擒敌、警械运用等对抗性训练,通过开展多样化军事体能素质训练,力求全面提升执行和处置多样化任务能力。在紧张严肃工作之余,义乌边检站又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包饺子,比竞技,看电影,其乐融融,身处异乡的官兵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擒拿格斗,战士们样样在行。
孔亮是义乌边检站的一名普通军官,但他却有不平凡的举动。2015年4月中旬,他报名参加浙江公安边防总队组建的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经过层层选拔,孔亮从5000多名官兵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联合国甄选,成为维和部队的一员。维和期间,孔亮过硬的警务技能,出色的工作表现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为此,战友们经常围坐在一起学习孔亮的先进事迹。
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在此,向义乌边检站的官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