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作为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不过近年来,传统的春节也有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潮“过法”。也正是这些全新的形式,赋予了这个中国最传统节日新的意义。
一家六口出国游
用“在路上”的方式团圆
62岁的吴新元和老伴都是退休教师,将大半生奉献给三尺讲台的老两口,在退休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新爱好———旅游。去年过年,吴新元和老伴,儿子一家三口和女儿一起到泰国度过了全家的第一个“外国年”。
“以前上班的时候,总是舍不得花钱出去玩,担心这顾虑那的。退休了之后,孩子们都大了独立赚钱了,我和老伴儿终于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大概三年前,我买了一辆小汽车,之后就开始和老伴开车往外跑了。”吴大伯笑着说。慢慢的,两个人把江浙沪有名的景点通通跑了一遍,“玩心”越来越重的老两口开始往更远的地方出发。
“退休后的这几年我们去过不少地方,北京、上海、西安、云南、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2014年,我们第一次出国去韩国。我就记得自己兴奋得不得了,一路上什么都感觉很新奇,拍了许多照片。能走出国门看看,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真的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
说起去年全家六口一起去泰国旅行过年,吴新元笑着说那也是“一时冲动”下的决定。“因为我老伴一直很想去泰国,再加上听去过的朋友们都说那里很好玩,心里便一直记挂着想去看看。正巧去年年前的一天,我去买菜时碰到了小区里的旅行社搞活动,过年去泰国的团价格很划算,于是我一个冲动,就瞒着老伴报了名。等交完钱回来和儿子一说,儿子也觉得很划算,索性帮全家人都报了团,这才有了第一个全家一起在国外过年的经历。”
吴新元说,泰国真的很适合全家人一起玩,也完全不用担心在那边会不适应,过年的氛围很浓,泰国人非常热情,服务也特别好。让自己很吃惊的是,很多泰国人会说简单的中文,街上也有很多中文标示,就算是自己自由行也不会有很大问题。 “东南亚的气候很适合老年人,比起我们这边过年时的寒冷,泰国真的非常舒服,回来以后我告诉了我的那些老朋友,他们都考虑着过年和家人一起去泰国玩一趟。”吴新元笑着说。
义乌到墨尔本
漂洋过海和家人团聚
不少家庭趁着年假出国旅游,而陈秀琴在过年时出国,却是为了能和原在异国他乡的女儿团圆。今年52岁的陈秀琴,是义乌“创一代”。从年轻时摆地摊,到现在拥有自己的玩具厂,她的创业史也是义乌这座城市的发展史。
七年前,陈秀琴的独生女儿留学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墨尔本工作。义乌到墨尔本,近一万公里,让母女俩的见面变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平时挺忙的,工厂和店铺两头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去澳大利亚看女儿。我们平时都用微信视频聊天,因为太久没见面,所以有时候两个人说着说着就会酸鼻子红眼睛。”陈秀琴的女儿在墨尔本的一家银行工作,平日里的工作也很忙,请假回来陪母亲过新年,也就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母女俩已经三年没有在一起过年了。
今年,陈秀琴特意早早地就把工厂和店铺的事宜委托给了外甥,请他帮忙照料,买了今天去墨尔本的飞机,准备和女儿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心里还是挺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活。女儿已经帮我安排好了行程,请了几天的假带我去附近玩一玩。”说起这趟团聚之旅,陈秀琴一脸兴奋。
为了给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做一顿家乡味道的年夜饭,陈秀琴早早就准备一大箱子的义乌特产。“我带了自己做的腊肠和义乌红糖给女儿,往年都是寄航空快递给她,今年终于可以亲手带给她了。年夜饭我也想好了,就给她做义乌特色的拉拉面和家常菜。义乌人十分看重年夜饭,对吃喝也很有讲究。年夜饭一定要吃馒头,预示新年大发,还有年糕,寓意为一年更比一年高。同时,鱼也是必吃的。鱼与‘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另外,年夜饭还要多烧一点,吃吃有余,预示着连年有余。女儿常常和我抱怨在澳洲吃不到口味正宗的家乡菜,趁着这次过去我一定要让她好好吃一顿。”陈秀琴笑着说。
陈秀琴说,古时有老话:“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孩子们有他们的想法,也不能一味地把他们绑在自己身边,要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过年对我来说,就是和我的女儿在一起。至于是在义乌过年,还是在墨尔本过年,其实都不重要。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圆。”陈秀琴希望这个短暂的“澳洲年”,能给自己和女儿留下一段美好温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