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倩视义乌 正文

义乌“山民”陈新康的“杆秤”人生

发布时间: 2017-02-20 16:32:58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毛旭倩

老陈和他的秤

  中国义乌网2月20日讯(记者 毛旭倩)“我从16岁开始,去永康学做秤。”今年64岁的陈新康,曾经是一个做杆秤的工匠,岁月更迭,在电子秤普及的现在,他仍然留有这门手艺,等待着“有缘人”。

  陈新康出生于义乌最南端的村庄大门里村,这个村子距离永康不到三十公里,“还是毛头小伙的年纪,就离家出远门去了永康的芝英镇,开始了做秤的学徒日子,那时候跟着师傅,有口饭吃还有手艺学,很满足了。”

秤头

  学完手艺后,陈新康回到义乌,慢慢开始自己做秤,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当时做好的秤会拿到赤岸、毛店卖,也会到义亭、上溪、佛堂这些远一点的地方去,义乌很多地方都走过了。”陈新康说,以前的日子总是东奔西跑,好的时候一天有几百块的收入,有时候走街串巷一个月也卖不出一把秤。

  说话间,陈新康拿出一把自己珍藏的老秤,“这把秤是用上等紫檀老木做的,这个木材还是很多年前从江西买来的,现在已经没有了。”老陈告诉记者,他舍不得卖掉的这杆秤不光材料好,像秤钮等细节也做得很精致,市场价得上万了。

秤花

  老陈说,要做好一杆秤,不仅用料要讲究,四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因为秤是测量的工具,以前做买卖离不开它,生活中也不可缺少,也正因为一杆秤关乎诚信,老陈把做秤看作一件极其高尚的工作。

  随着时代变迁,手工做的杆秤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渐渐淡出,成为收藏品、老古董,老陈也放下了这门自己多年来赖以为生的手艺,但老陈相信,工具还在,做秤的人还在,手艺就还在。

细节处也处理得很精致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