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2月4日讯(记者 沈颖洁)“这是八仙过海,这是十二生肖,这是八寸蓑衣,这是……”在义乌城西街道石明堂村的一间老宅子里,年近九旬的王正渭正在兴致勃勃地向村民们介绍由棕丝制成的手工艺品。而这些手工艺品正是出自这位89岁老人之手。
王正渭的手工艺品
穿针引线
坚守:穿针走线编制蓑衣78年
提起王正渭,村子里无人不晓,“喏,就是那个做蓑衣的老师傅吧!”在王正渭家中的小院子里,陈列着一件件惟妙惟肖的手工艺品,不时有村民走进参观,俨然成了村中的博物馆。
编制棕丝扫帚
“我从11岁起就跟着村里的师傅学做蓑衣,到现在已经有78个年头了。”王正渭一边编制着手中的棕丝扫把,一边告诉中国义乌网记者,从年幼起到现在,他一辈子都在跟棕丝打交道。作为义乌棕丝蓑衣编制技艺的传承人,他掌握着每根棕丝的脾性,巧手编制出属于蓑衣的年代记忆。
“小时候,家里堆满了棕皮,像一摞摞头发团。”在王正渭的记忆中,他的手上总缠着棕丝,丝搓成线,线织成绳。每年春节一过,他就背起行囊,和师傅走南闯北,挨家挨户给人缝制蓑衣,足迹遍及浦江、兰溪、武义等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王正渭学有所成,成了独当一面的蓑衣师傅。
王正渭在搓棕线
消失:曾经的生活必需品变为“乡村记忆”
“那时,上门编制蓑衣,东家管吃管住,待遇好的不行。”王正渭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蓑衣还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每逢雨雪天气,农民们便会穿上它打鱼放羊,编制蓑衣便成了一门吃香的活。“通常编制一件蓑衣需要三四天时间,完成后再转到下一家。”王正渭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编制七八十件蓑衣。
王正渭和他的棕榈小人
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粗老笨重的蓑衣不再受人们欢迎,慢慢被轻快的塑料雨衣雨披所替代,编制蓑衣的技艺也慢慢地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乡村记忆”。靠编制蓑衣为生的王正渭只能另寻出路,在一家制作棕丝床垫的工厂上班。虽然职业变了,但王正渭的手上仍然离不开棕丝。
王正渭向记者演示他的手工艺品
生机:八寸蓑衣市场走俏
王正渭在棕丝床垫厂一待就是三十几年,由于年事已高,他不得不退休回家。退休后的王正渭仍然闲不下来,一有空,他便拿起棕丝编制起一些小玩意儿来。“一次,一位饭店老板来我这里参观时,看到墙上挂的八寸蓑衣,当场就买了下来。”王正渭说,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曾经用来庇护风雨的蓑衣成为了装饰景区展厅、农家饭店和个人收藏的抢手货。
王正渭向记者展示8寸蓑衣
“现在很多村里用来迎龙灯的鼓槌都是我做的。”王正渭指着挂在墙上的棕丝鼓槌,颇为得意地说,“如今,整个义乌市会做这种鼓槌的人已经所剩无几。”王正渭说,现在他编制的不再是一件普通的蓑衣,而是一段特定年代的历史记忆。因为年岁已高,王正渭手脚不再利索,但墙上的那些羊角、顶针让他闲不下来,依然每天穿针引线,坚守这门老手艺,回味往昔的似火光阴。
王正渭向记者介绍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