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伴着汽笛声,满载中国商品的X8024次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徐徐开出。接下来的18天里,火车将驰骋13052公里,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张晓祺摄
快步登上驾驶室,司机吴虹亮按响了汽笛。
“呜——”火车启动,吴虹亮向车窗外挥了挥手。他的身后,装满88个集装箱的中国商品,正式开启远赴欧洲的旅程。
13052公里!这是全世界行程最长的货运班列:一头连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中国义乌,一头连着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西班牙马德里。
18天!从小商品重镇,到斗牛士故乡,这辆满载中国商品的中欧班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最后抵达目的地。
历史上,横跨亚欧大陆的古商道,因为中国盛产丝绸而被称为“丝绸之路”。长长的驼队,是活跃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运输工具。
如今,车轮和钢轨撞击发出的叮叮声,仿佛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穿越千年岁月,见证新的繁荣……
今年51岁的吴孝东,是义乌货运站集装箱班组长。每天早晨6时,吴孝东都会准时起床,习惯性地来到货场巡视,掌握中欧班列货物装运的第一手信息。
作为一位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铁路”,吴孝东目暏了义乌铁路货运从零星发送到规模化装载、常态化发车的变化。
“2014年11月18日,义乌开通首趟中欧班列。”吴孝东介绍,经过两年多发展,义乌-阿富汗、义乌-英国等8条线路相继开通,“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大量输出“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带回了源源不断的海外商品。
第一次通过铁路出口货物的时候,从事陶瓷工艺品生意的李伟明,心里还有点“打鼓”。但两年下来,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以前,货物通过海运要40多天,现在10多天就到了,并且省了很多钱,很划算!”
“价格是空运的五分之一、时间是海运的三分之一,火车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优势明显。”有近40年工龄的金华货运中心义乌经营部主任邢小兵,对中欧班列的未来充满信心。
“刚开始,班列运的是义乌小商品,以玩具、鞋子、衣服为主,后来出现了手机、电脑等高端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货值越来越高。”邢小兵告诉记者,搭乘中欧班列来到义乌的德国啤酒、法国葡萄酒、西班牙橄榄油、荷兰牛肉,如今已进入了中国的千家百户……
“中欧班列为义乌小商品贸易搭建了‘卖全球、买全球’的物流通道。”邢小兵说,中欧班列运载的是琳琅满目的贸易商品,联通的是亚欧国家的市场需求,架起的是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桥梁。
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商人,到义乌“淘金”已满15年。谈起通过中欧班列运送的中国商品,他赞不绝口:“我们国家的很多家庭,大到汽车家电,小到杯盘碗碟,都是物美价廉的中国货。”
“铁轨丝路”延绵不绝,“钢铁驼队”纵横驰骋。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国27座城市已开通51条中欧班列,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座城市,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写下新时代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