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副刊 正文

时光深处的风景

发布时间: 2017-08-07 10:57:3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骆有云

  红尘陌上,一个人踽踽独行,青山无语,流水淙淙,狗尾巴草在晚风中漫不经心地摇曳。日出日落,月缺月圆,寒暑易节,岁月轮回。伫立在时光深处,一个苍茫的声音喃喃自语: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朱福田先生主编的《八里桥头》追根溯源,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对一个古村落乡愁的诠释和解读。穿越岁月的风烟,洞察社会的变革,厘清生活的脉络,打开时光的通道,叠映出一段村庄往事的蒙太奇影像,将遗传基因的密码一一激活,印证出一种生命的体征和温度。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这是一种历史的使命与责任。

  《八里桥头》共分五个章节,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浙中义北地区一个古村落的前生今世。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乡村秀才方梧炎先生考证,早在汉初,八里桥头就有楼姓人家在此结庐而居,至今已逾千年。南宋时期,吴氏家族世代为官,吴若古、吴大年、郡马吴璞等无不身世显赫,备受尊荣。八里桥头这个村名的来历,自古就有多种说法:古时有一种基层行政单位为“里”,其地涵括了八个“里”,可见其地域辽阔、人烟辐辏。明代万历年间,此地还是义乌十六个村镇集市地之一,为义北地区的一方重镇。此外,其村名还有其他多种解读。孰是孰非,我们无从追根究源,光是村口三华里长的店铺“义门礼路”和村中的“唐公酬”驿站,以及浙赣老铁路的亘横穿越其间,就足可以说明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

  八里桥头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发源于龙祈山的深溪曲折蜿蜒,绕村而过,村庄前后共有十多座小石桥,尤其是“迎春桥”,其古碑犹存,早已成为古村落的一个文化符号,文人雅士多有题咏。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粉墙黛瓦,街巷里弄,宁静祥和。村西的潜崖山,延绵三五里,林木苍翠葱茏,景色优美,其麓有象鼻岗,酷肖大象蹲踞其间,此乃“古乌伤八景”之一的“潜崖象踞”也。村东北的鸡栖山读书岩,相传是唐时楼子温的读书处,今古迹犹存,依稀犹闻当年的一片书声。

  “八里文化”篇章中,最值得称道的是35个姓氏杂居其间,堪称“移民村庄”。长期以来,他们和谐共荣,相安无事,这不能不是这个古村落的最大亮点之一。早在清代咸丰年间,他们联合兴建了“联谊祠”,在这里缅怀先祖,举行隆重的乡俗文化活动,使大家有个共同的归属感。千百年来,古风遗韵,这种和睦相处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

  八里桥头物产丰饶,交通便捷。这是一把双刃剑,利弊互见:在和平年代,社会安定,人口集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富甲一方。一旦在战乱年代,这里便首当其冲,祸患无穷。远的且不说,在清代太平天国期间,这里战乱不断,太平军多次行军途经或驻扎在八里桥头,烧杀抢掠,胡作非为,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浙赣铁路穿村而过,日寇在附近设立据点,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广大村民刚正勇为,同仇敌忾,协助抗日游击队送情报、筹集公粮、剪电线、杀敌除奸等,有力地打击了敌寇的嚣张气焰,谱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诗篇。

  新中国成立后,八里桥头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生产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但他们始终走在前列,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记住乡愁,梦里花落知多少?《八里桥头》一书,详尽地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婚庆、丧葬等礼仪;如锣鼓班、民间武术、迎龙灯、道情等民俗;如红糖、麻糍、白字酒、火腿等美食;如理发、木工、串棕、弹棉花、织土布等手工技艺;如各种中介行业的“行郎”生意经等。此外,还收录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它虽然不能当作信史,但也非空穴来风的无稽之谈,它具备了广大民众心理学的含义,表达了广大民众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本书文字简洁、生动、流畅,雅俗共赏,且图文并茂,能够更生动直观地图解文字,使文化内涵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岁月贮满心事,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和月可以毫无瓜葛,人和事却不能轻言放弃。著名诗人艾青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地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遗传基因,是乡村的文化坐标。伫立在时光深处,我们不离不弃,始终在回望、传承、修复和护卫这方美丽的精神家园!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张迎春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