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口村一出租房内因烧水引发火灾,幸亏烟感器及时发出警报,火情得到迅速控制,这得益于青口村今年刚安装的烟雾报警系统。
上周,来自云南的外来务工人员黄光勤来到后宅街道遗安小区,想在这里租个房子。走进村口的出租房管理站,在触摸显示屏上选好了待租房间,并现场办完了入住及流动人口登记手续。
这些都是义乌破解出租房管理难题、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义乌市公安局将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把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置于公安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位置来抓,加快实施“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使之插上信息化、科技化翅膀,在流动人口1000人以上的208个村居(社区)推广“平安+智慧村居”管理模式,让一朵朵智慧“云”飘进了千家万户,一个党政统揽又动手、警民合心又合力、各部门联动又联勤的“善治”局面正在悄然形成。
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14个镇街28个村居的试点创建工作,涉及出租房屋8274户、6.9万余间。通过规范管理,全市上半年侵财警情同比下降21.3%、火警同比下降20.3%。
天上有“云”,让老百姓感受到“实惠”
目前,义乌的流动人口约130万,是常住人口的两倍。据统计,其中80%左右的流动人口居住于出租房屋,全市共有8.7万处52.3万间出租房。如何加强基层基础,对出租房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义乌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詹肖冰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公安的创新才会有活力,警务才会接地气。”以变应变、贴近实际的警务革新,一直以来都是义乌公安创新社会治理的法宝。
在江东街道青口村,与老式出租房不同的是,这里的出租房都安上了智能门禁系统,租客通过门禁卡才能居住和出入,同时系统还配备监控探头和后台管理终端。简单来说,就是以村居为单位,把一个村当做是一家大宾馆,在村居设立“总服务台”,为流动人口提供租房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等,以此来提升管理能力。
“门禁卡内包含了每个租客的基本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等,一旦识别到不良身份信息记录的人,派出所联网可以查到。”青口村出租房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智能门禁系统采用“一人一卡”模式,实现了居住人员“实名、实时、实数、实情”登记,而且“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大大提升了治安防控能力。
今年以来,青口村各类安全事故、治安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各类警情同比下降36%,火灾数同比下降50%。
中间有“网”,微型消防站“一分钟到场”
后宅街道遗安小区位置优越,除去1300名本地居民外,还吸引了8000多名外来人员,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为此,义乌市公安局通过大力推广智能烟感器,通过网络报警实现与镇消防站的区域联网,实现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处警,避免了火灾中因发现不及时而致人死亡的现象,同时智慧烟感器以价格实惠、附带保险等特点,获得了房东的认可。
“每个承租户房间里都需要安装智能烟感器,目前小区已安装了烟感探测器1000余个。如果说房间发生火灾,当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它会通过光电传感器传到微型消防站的主机和门后面的分机,发出警报,声音是70分贝。”后宅街道消防站专职副站长傅拥军介绍,报警信息同时还会第一时间分别发送给居委会消管员、网格长、房东、社区微型消防站、街道消防指挥中心,使他们能及时知道发生火警的位置并及时处置。遗安小区曾多次测试该报警系统,微型消防站大都做到了“一分钟到场”。
对于全民消防意识的增强,义乌市公安局流管大队大队长冯向信深有感触。“一个月以来,义乌出租房灭火器在通道内的配备比例从51%提升到87.5%,逃生窗设置从78%提升到90%,电动车私拉电线充电的现象明显减少,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冯向信说,这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多体现在房东的行动上,“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主动配合和积极作为,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到消防和治安安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截至目前,28个试点村居(社区)通过创建工作,新增灭火器三万具以上,新增烟感器三万个以上,新增“四小件”2.5万余套,新增逃生窗口两万余个。
此外,遗安小区还将布设131个监控探头,推进小区一级的“雪亮工程”,做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无死角,出租房屋管理站、派出所、街道综合指挥中心全天候观测。目前,监控探头已建成51个,治安乱点整治效果明显,今年以来该小区刑事案件下降41.3%。
地上有“格”,党员干部担任“楼栋长”
结合出租房屋的特点,义乌将出租房屋分为公寓楼、二手出租房屋、一手出租房屋三类,分别按照“五有+”、“六有+”、“四有+X”的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同时制定“平安+智慧村居”创建标准。制定了“五个一”的创建标准,即建立一套管理架构、设立一个服务管理机构、规范一套操作流程、应用一套管理系统、组建一支服务宣传队。
在8月1日召开的全市出租房屋“平安+智慧村居”管理工作现场会上,义乌市市长林毅带领各镇街、相关部门负责人走了大半个义乌,每到一处都“刨根问底”,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平安+智慧村居”从最早公安推动,现在已经成为书记、市长的“一把手”工程,每个镇街书记、镇长(主任)都是片区的“网格长”。
目前,义乌各镇街每年落实群防群治和信息员专项经费不少于100万元,每个镇街都组建了1000人以上的“同年哥”治安志愿者队伍,北苑街道开展的打更巡逻成为派出所防控力量的有益补充。
在市、镇(街道)、工作片(社区)三个层面,专门设立深化出租房屋管理办公室,在流动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居设立出租房屋管理站,四个层级分别确定相应的工作职责、组织机构、会商制度、督导考核等。
发挥出租房屋管理站“堡垒”作用,结合公安基础网格、镇街工作网格,建立由村居书记任站长,其他两委干部任副站长,党员、村民代表、护村队员等为成员的出租房屋管理站,同时在管理站框架下建立由党员干部任楼栋长的红色网格,通过网格划分,使每一处出租房屋都有明确的管理人员。
管理站负责开展村居内的出租房屋规范化建设、消防治安隐患排查、房东业主培训宣传、流动人口境外人员登记、智能门禁推广等工作,真正做到群众自发管理、自觉规范,做到熟人管熟地、政府减压力。
突出社会化管理,密切与联通、电信、保险、门禁系统等公司协作沟通,让系统建设由市场主导开发,如与联通公司合作开发村居出租房屋管理系统,房东不必出任何费用,租客仅需交付每人每月3元的月租费,联通公司则通过社区服务的方式使租客获得收益,政府也避免了大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