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7日讯(记者 杨静 编辑 童晓)日前,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义乌共有六位非遗传承人上榜,涉及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三大类项目。他们分别是:曲艺(一人)——金华道情(义乌)朱履福;传统技艺(三人)——婺剧盔帽制作技艺梅立忠、义乌枣加工技艺骆红卫、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陈豪锋;传统医药(两人)——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朱锐明、三溪堂中药炮制技艺朱智彪。至此,义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11人。
传承人简介
金华道情(义乌)朱履福
朱履福是义乌赤岸人,从小喜欢听道情,10多岁就开始唱道情了。一人一鼓一板,义乌道情这一民间古老的曲艺历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个性。为了提高技艺,朱履福拜义乌著名的道情艺术家叶英盛为师。每天早上5时就起床练习,一年勤学苦练下来,他的道情弹唱水平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叶英盛的得意弟子。他曾参加全国曲艺之乡会演,以一曲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盗圣火》夺得银奖。在朱履福心中,义乌道情很真,是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
如今,朱履福对道情越来越痴迷,除了道情,他还学会了花鼓、小锣书。“佛堂麻痢”在义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观众说朱履福的演出就像“小麻痢”。于是,“小麻痢”的艺名就这样传开了。
婺剧盔帽制作技艺梅立忠
梅立忠是武义人,盔帽制作可以说是他的家传绝活。他今年47岁,接触、制作盔帽却已经有40年了。婺剧是流行于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有戏曲必有盔帽,传统婺剧盔帽又名“盔头”,是传统戏曲剧中人所戴冠帽的通称,如帅帽、草盔、凤冠等。
梅立忠自幼时7岁与制作盔帽结缘,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梅立忠的对制作婺剧盔帽的塑型、焊接、沥粉、贴金、点翠等各道工艺,慢慢上手、熟练掌握。13岁时,梅立忠用父亲的样板完成了一顶木偶戏用的扎巾盔;大约到22岁时,他已经能独立制作常用的婺剧盔帽。25岁时,梅立忠进入义乌婺剧团,第二年,他就为义乌婺剧团所演的《义乌兵》制作了各色盔帽,在参加省婺剧节会演时,他还由此获得了由省文化厅颁发的盔帽制作单项奖。
这些年来,梅立忠对传统婺剧盔帽的学习、制作、研究没有间断过,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为许多专业、民营剧团以及社会戏迷朋友制作盔帽。
义乌枣加工技艺骆红卫
曾经与火腿、红糖一起被称为“义乌三宝”的南枣,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义乌南枣,皮色乌黑发亮透红,为了和北方的乌枣区分开来,故又称南方乌枣。
骆红卫是义乌下骆宅杏园村人,从17岁开始便和父亲学做义乌南枣,至今已有30多年。家中制作南枣的手艺,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到了骆红卫这儿,已经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代了。早年,骆红卫和父亲一直在村中做南枣,后来义乌经商热,于是就下海做生意了。直到2007年,骆红卫开了同心乐农庄,才将放下多年的南枣重新拾起。每年的初暑到白露,是义乌南枣加工的时节,也是骆红卫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因为做南枣的老师傅难寻,所以骆红卫都是亲自上手,前前后后需要5天5夜时间来制作南枣,所有步骤他都亲力亲为。骆红卫说,只要自己做得动,就会一直把义乌南枣做下去。
义乌红曲传统制作技艺陈豪锋
陈豪锋,是义乌丹溪酒业公司的老总,一个至今仍固守着义乌黄酒这个传统牌子不放的人。过去,陈豪锋当过泥水匠、伐木工人、运输司机,又当过汽车修理工、车队长。1998年12月他执意接手困境中的丹溪酒厂时,觉得“丹溪”这个牌子可以做。
2000年10月25日,在“东方红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台湾大学生化工程博士、红曲专家林赞峰在研究报告中提到,红曲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降血压等功效。陈豪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契机,决定引进新技术往这方面发展,并以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基础,让“丹溪红曲”配方日臻完善,并努力创新朱氏后裔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丹溪红曲酒酿造工艺。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朱锐明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是指源于元婺州义乌,由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所创立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其中以滋阴学说、气血痰郁“四伤”学说与养生寿老学说为核心。朱锐明是朱丹溪第23代孙,现为义乌市中医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专项是郁症方面。
2005年,朱锐明到义乌市中医院工作,他深知中医的发展对中医院以及中国医学事业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张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和教育,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大力开展中医理论和学术研究。此外,义乌市中医医院积极筹建“丹溪研究所”,对朱丹溪的中医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和研究,在传承和学习中进行自我提升。
三溪堂中药炮制技艺朱智彪
三溪堂中药炮制技艺主要源自清代名医陈无咎,经骆虞廷、朱叙芬、传至朱益清、朱智彪父子,已有百余年历史。元代朱丹溪、明代虞抟、民国陈无咎被世人誉为“义乌医家三溪”,遂为“三溪堂”之来源。
三溪堂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以此来扎根于义乌这块土地上。八十年代初,国家政策放宽,允许个体开设药铺、诊所。当时在义乌南门街开了一间“朱氏草药铺”专售中草药。2003年,朱智彪接手父亲的药馆,并将店址迁至义东路65号,正式更名为三溪堂国药馆,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形成了传统的国药馆运营模式。他所作的努力都围绕中医药文化这个中心点进行,立志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将中医特色做透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