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城市化,回忆建设现代化商贸名城,义乌市采取构筑新兴移民城市,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吸纳外来优秀人才等措施,加快城市人才人口集聚,到10月底城区人口已达36万人。
今年市政府1号、2号文件,不但对要市农村户口进城和外来人口落户出台了优惠政策,而且规定大中专以上的毕业生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不论是来自哪个省的,可先落户的居民在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险、专业职务评审、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市政府还设立创造就业岗位奖,大大激发了企业接纳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目前正在建设的义乌经济开发区和北苑、义东、义南、义西、义北工业园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浙江华川集团1330名职工中,本地农村劳动力达1213名,占职工总数的92.40%,据统计,1至10月全市有5000多农村劳动力转向了二、三产业。至此,全市31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4万多转入非农产业,从事二、三产业所得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不但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而且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效益。目前全市开发规模30亩以上的农业大户已有200多户,2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478户,并发展了4000亩果蔗、2000亩田藕、7000亩蔬菜基地,使传统农业走向了效益农业。
建立绿色通道,广纳八方贤才。义乌市不蛤在厂矿企业完全放开人才引进,而且对卫生、文教、新闻等事业单位积极鼓励人才引进。同时对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不受编制限制。新近出台的市委、市政府32号文件还规定,对引进人才成绩显著的单位,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至200元的政府津贴。市政府还专门设立专项人才基金,用于建造人才公寓、人才资源开发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引进人才。浙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今年从省外引进22名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有3名是博士生,分别享受国务院和部级特殊津贴。他们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致力于新产品开发,使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市第三人民医院从黑龙江引进韩永治、刘艳华夫妇,他俩不但业务技术精湛,而且医德医风一流,为该院创办肿瘤医院立下汗马功劳,结果双双被评为义乌市引进人才突出贡献奖。
本地人口城镇化,外来人口本地化,良好密切配合的发展环境和重才留人的社会氛围,大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才的集聚。今年以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已有1万多名本市农村劳动力和外地优秀人才以及外来务工胄成为义乌市民。
作者:张建成
刊于2000年11月23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