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1年>市场发展篇 正文

【中国工商报】义乌市场访“洋商”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走进素有“华夏第一市”之称的浙江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喧闹的人群中,人们不时可以看到操着英语、德语、俄语、朝鲜语的一群群“洋商人”。他们时而挑选商品,时而与摊主讨价还价。一批批小商品通过这些“洋商”,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世界各地。义乌市市场发展局局长吴波成说:“现在每天常驻义乌采购的外商有1000多人,去年小商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0亿元,这些‘洋商’是咱义乌小商品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呀!”

  近日,笔者专程采访了义乌市场上的一批外商,这里记述的是其中的几位。

  终生难忘义乌情

  今年48岁的佛朗契斯克,是意大利人,由他创办的总部设在西班牙的欧洲嘉世集团已有20多年历史,主要是经营轻工产品和日用小百货,在欧洲颇具影响。但以往他经营的中国商品都是从台湾、韩国、香港商人中转手购到的。

  1997年冬,佛朗契斯克在一次从中间商进的工艺品中发现,商品做工精致,且价格非常便宜,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生产厂家的地址。后来从中间商那里得知这些工艺品来自中国后,顿时引起了佛朗契斯克浓厚的兴趣。一次,嘉世集团从中间商手中进了一批中国水晶球产品,打开集装箱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张《义乌日报》。这偶然的发现,使佛朗契斯克如获至宝。

  去年四月,当佛朗契斯克第一次走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时,顿时被这里庞大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如潮的人流惊呆了。他感慨地对随行的翻译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跑过世界许多集市,但从来没看见过规模如此大的市场,这里将来一定是我们采购商品的基地。”

  来到义乌后,佛朗契斯克一头钻进了中国小商品城的各专业市场和商业街,仔细观察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包装,认真询问价格,并向有关部门打听办理小商品出口的有关手续。经过几年的考察,佛朗契斯克决定在义乌设立嘉世集团办事处,打算在义乌扎根。

  对于佛朗契斯克的到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不但专程上门看望他,而且嘱咐商城集团等单位要在各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嘉世集团每周从义乌发2至3个集装箱的小商品到西班牙。

  佛朗契斯克来义乌时间虽然不长,但随着业务的扩大,他已与许多部门领导和市场经营户建立了友情。去年10月28日他47岁生日时,商城集团外贸公司的领导带着市场经营户前往他的住所祝福,当大家为他唱起“生日快乐”歌的时候,佛朗契斯克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并动情的说:“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这种感觉使我终生难忘。”

  采访中,佛朗契斯克感慨地说:“我不但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架起义乌小商品通往欧洲市场的桥梁,而且还要在义乌投资办实业。”

  中韩友好的使者

  “是义乌小商品城把我吸引到这里来的,如今我已完全融入了义乌这个大市场。”

  说起在义乌经商。韩国商会义乌市分会会长文日成感触颇多。今年46岁的文日成,在韩国大学里学的就是外贸营销专业,1993年经朋友介绍慕名来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文日成是第一个个涉足义乌市场的韩国商人。刚来义乌,他人生地不熟,尽管市场内商品繁多,与韩国价格相差很大,利润十分可观,但因语言不通,当时的商品出口手续又比较繁琐,在生意上文日成遇到不少困难。但义乌潜在的巨大商机使文日成决心克服困难在这里扎下根来。

  首先必须过好语言关,于是他白天忙着采购商品和办理报关出口手续,晚上刻苦学习中文。靠自己特有的勤奋和诚恳与经营户及有关单位广交朋友。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个月,文日成学会了日常经营用语,生意越做越大。

  文日成从义乌市场上发回去一批批商品,使韩国的一些商人也动心了,于是纷纷加盟义乌市场。为了让韩国国内更多的人了解义乌市场,让义乌的企业知道韩国的市场行情,以便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几年在举办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前夕,文日成都抽时间帮助联系,陪义乌市政府代表团和企业代表团到韩国考察,开展招商宣传,同时还设法在韩国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中国义乌》电视专题片,详细介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情况和投资环境。去年10月在第六届中国小商品博览会上,韩国组织了5个代表团,以320个展位的阵容,在展厅内开设了韩国馆,为博览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今,每天在义乌市场的韩国客商有500人左右,为使身在异国他乡的韩国商人有个自己的家,文日成在稠州中路租了一层楼,设立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同时主动与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总部设在北京的韩国总商会联系,成立了韩国商会义乌市分会,吸纳了28家在义乌的韩国公司为会员单位。

  采访中,文日成说:“现在我已深深爱上了义乌这座城市,前几年我把太太、儿子接过来,在这里安下了家。为适应这里的生活,如今我每天不但看《义乌日报》、《金华日报》、《浙江日报》,同时还看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和义乌电视台的新闻。说实在,我已完全融入了义乌这座城市中。”

  兄弟双双闯义乌

  “和义乌真是有缘,是这里的市场改变了我们兄弟俩的命运。”设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边的迪尔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尔,说起来义乌市场经商,感触颇多。

  米尔是巴基斯坦人,早在1988年义乌考察时,他感到,义乌市场很有发展前景,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好地方。回到巴基斯坦后,米尔把这一想法埋在心里,1996年6月,当米尔再次来义乌时,市场不但变大了,而且商品更加充裕。一心想在义乌市场施展拳脚的米尔,心里乐开了花。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米尔,在义乌市场生意做得十分出色。第二年他就向义乌外贸局申请,经浙江省对外贸易厅和国家工商局批准,他很快在义乌注册设立了迪尔国际有限公司。接着他在稠州中路租了三间办公用房,并把妻子接到了义乌,同时把哥哥以及两个外甥也带到义乌。现在他每月要发10至15个集装箱的小商品到巴基斯坦。

  采访中,米尔的哥哥米尔·坦威尔·艾克贝尔感慨地说:“是义乌市场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他接着说:“义乌的商人很勤奋,也很讲信誉,如今我们已与市场上百余个经营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采购商品,有时打个电话就解决问题。”这时,他拿来厚厚的一沓供货单说:“瞧,昨晚我接到一个从巴基斯坦发来的电子邮件订单,今天早上一个电话,就有28个经营户送货上门,效率可高呢!”

  在米尔兄弟俩的带动下,如今已有100多名巴基斯坦商人常驻义乌采购,在圣诞节前的商品采购旺季,每天有500多巴基斯坦商人活跃在中国小商品城。说起在义乌的生活,米尔深有感触地说:“义乌不但政策开放而且人也很好,在这里做生意让人放心,现我们已把家也搬过来了,打算长期在义乌干下去。”

  刊于:2001年6月8日《中国工商报》

  作者:张建成 丁云峰 胡志龙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