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沸腾的城市。
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道,车水马龙。小商品城万商云集,人声鼎沸。体育场、会展中心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光彩照人。旧城改造如火如荼,城市面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这是一座令人鼓舞的城市。
人流、物流、资金流,在义乌这座“拨浪鼓”摇出的商贸名城不断汇聚、碰撞,合奏出城市发展的强劲凯歌:今年前9个月,全市gdp同比增长12.1%,预计全年gdp可突破130亿元;预计全年财政总量突破12亿元,实现3年翻一番。全市外贸自营出口连续两年保持翻一番。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6.3%,可望连续11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超过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预计到今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人口可达40万,城市化率将超过50%。
在经济增幅趋缓的大背景下,义乌何以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的强劲发展势头?这个发展的动力何在?
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义乌市领导认为,抓城市化,就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大力推进城市化,可能激发积蓄的巨大发展能量,催生新的发展动力,产生综合发展效益,从而实现新的超常规跨越。
做大城市,为市场持续繁荣奠定基础;繁荣市场,为做大城市创造条件――“城”与“市”互为发展,相得益彰
在新落成的义乌市会展中心,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又“火”了一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家企业、3000多名外商参加了博览会,国内外大型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参展展位占总展位的40%,博览会成交额达43亿元,创了历史新纪录。
义乌市领导说,这是大力推进城市化带来的效应。
市场,对“商城”义乌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市场与城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城市化的日益推进,带来了人口的集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市场的的持续繁荣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市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被誉为“华夏第一市”的中国小商品城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义乌确立了“调整、提高、创新、发展”的商贸业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市场规划,合理调整市场布局,积极培育以中国小商品博览会为龙头的会展经济。最近,义乌又全面启动第五代市场――总投资12亿元,集智能化、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中国小商品城福田市场一期工程建设,给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买天下货,卖天下货”。义乌的小商品不但通达全国200多个城市,而且出口到世界五大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义乌这座县级市,如今已被国内外众多的知名企业列入与大都市具有相等战略地位的市场制高点。他们相信,无论什么小商品,到义乌不仅可以卖向海内外,而且可以卖出好效益。
市场冠华夏,新城起浙中。日益繁荣的市场,又“放大”了城市的集聚功能,为进一步做大城市创造了条件。在义乌,有国内外4000多家知名品牌企业设立总代理或总经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家专业外贸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有200多家国外贸易机构设立了办事处。现在,义乌每天客流量为20万人次,博览会期间达100万人次,有2000多位外商常驻义乌组织小商品出口。
市场的火爆,带动了三产的兴旺,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业占三产的40%以上。在义乌城区,宾馆、饭店超过400多家,顾客盈门。其中三星级5家,四星级1家。
目前,义乌已构筑与大市场、大城市相适应的公路、铁路、航空港立体式的大交通网络。义乌民航机场成为辐射周边城市的交通枢纽,义乌往返广州的这条航线已成为全国的热闹航线。
做大城市,产业在生产要素的集聚中提升;产业的提升,又加快了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与产业化,孪生同长
位于义乌青口工业区的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成立6年来,正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公司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龙头”,固定资产达1.6亿元,产品款式超过7万多种,每天新开发产品80多款,60%外销。
“新光”的“掌门人”周晓光,是从小商品市场起步的一代义乌商人的代表。在小商品市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后,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创办实业。
建设现代化的商贸名城,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来支撑,而义乌的民间资本又有强烈的投资实业的冲动。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义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使这两种需要得到自然而及时的“对接”,即把园区建设作为做大城市的重要手段,又使其成为集聚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工业,把商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的重要渠道。
义乌为此实施了“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8字战略,规划并启动建设了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现代工业园区和6个特色工业小区,规划总面积60平方公里,已经和正在开发建设的面积达20平方公里。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响应,进区工业企业已达530多家,企业总投资40多亿元,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预计3年后这些园区可形成年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的规模。
做大城市,工业向园区集中,不再走“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发展老路,义乌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和“合理布局、科学定位、梯度开发、协调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在集聚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义乌激发了新的生产力,产业得到了有力提升,培育了服装、针织、饰品、彩印、拉链等优势产业和产品。今年,预计全市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比3年前增长了55%。
工业的发展,已促进了对农业的“反哺”。目前,义乌已有70多名工商企业大户投资农业开发,投入资金3亿多元,开发荒山、荒地、荒滩、荒水1.2万多亩。义乌农业经济开发区已引进农业开发企业30家,累计开发面积6000多亩,投入资金1.9亿元。原先经营文教用品的楼国辉,投资3600多万元,征用土地630亩,创办福田农庄,建起花卉、水果基地和嬉水乐园。农艺山庄开展芦荟种植和产品系列开发,对芦荟进行组织培养、大棚栽培,并投资建设相关美容化妆品的加工厂。
用市场化的手段,把城市作为政府拥有的最大资源、最可打响的品牌来经营――用改革的思路推进城市化,以改革的手段赢得做大城市的资本
多次往返义乌的客商,往往惊讶于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按照省委确定的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义乌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响亮提高:努力建设中心城区人口超50万的现代化商贸名城。他们以现代化的大手笔,高标准搞好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营造开放的城市形象:城市规划面积从原来的50平方公里拓展到16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从78平方公里扩大到350平方公里,构筑了组团式城镇发展体系。
与此相对应,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近3年来,义乌每年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都在20亿元以上。今年,全市又安排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68项,概算总投资83亿元,其中年内计划完成投资约34亿元。
推进城市化,庞大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义乌不等不靠,以改革的思路、市场的手段,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把政策的工作重心从经营产业向经营城市这个最大的国有资产、最可打响的品牌转变,以获取做大城市的资本,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是建设发展资金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却是民间资金非常充裕。义乌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盘活政府资源,实行土地、水权、广告权、客货营运线路等政府资源有偿使用的办法,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最近,他们对总投资27亿元的江南生态园、历史长河两个旅游项目进行公开的招投标,政府减少成本支出4.6亿元。近年来,义乌城市建设投入资金的80%以上来自社会资金,仅土地出让一项就达50亿元。
义乌是全国最早实行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县(市)之一,这项改革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资本。10年来,义乌市城区面积由不到3平方公里发展到眼下的32平方公里,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就超过100亿元,这些资金的绝大部分来自市场化的渠道。
运用多方筹集的资金,义乌建设了包括机场、道路、桥梁、绿地、污水处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还出资2亿元向东阳购买5000万立方米水的永久使用权,开了全国水权交易的先河,基本解决了制约该市中长期城市发展的用水问题。
经营城市,用改革的手段推进城市化,不仅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而且使城市步入了投资、发展、改革的良性循环。
记者:俞文明 周咏南 施扬
刊于2001年11月2日《浙江日报》
本报评论员
义乌的启示
办事情、做工作,要审时度势,根据本地实际,抓住事物的总要,如举网之纲,举一纲而万目张。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在一个时期、一定的条件下,也有个“纲”。这个“纲”,就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就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内在规律。抓住了这个“纲”,也就有了“张目”的先决条件。
义乌市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根据建设商贸名城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把做大城市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以此来带动做强产业,做活市场。从他们的实践看,确定收到了掌握发展规律、“以‘牛鼻子’牵全身”的效果,成绩是令人鼓舞的。
大力推进城市化,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上新台阶,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促进文化建设上新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提出不失时机、扎扎实实地大力推进城市化战略,就是顺应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规律之举。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发展的要害,就会起到巨大的综合效应。
以推进城市化来促进发展,这是个重要思路和方向。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把握推进的力度和形式。义乌有义乌的条件,别的地方有别的地方的情况,因此,推进城市化既要做到坚定不移,又要做到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刊于2001年11月2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