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2年>城市发展篇 正文

【浙江日报】商贸名城的追求――义乌创建文明城市纪事(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路洁了,城靓了,景美了厖创建文明城市,使义乌这个千年古城成江南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曾几何时,有人这样形容进城经商的农民:洗脚上田易,洗脑进城难;还有人偏颇的目光挑剔市场的商品和服务质量。

  2000年7月,义乌市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商贸名城”这一战略目标。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全市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商贸名城不仅要“商气”浓,“人气”旺,而且要“文气”盛;不仅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且要实现人现代化。

  作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义乌现有市场经营商位3.5万个,经营人员超过7万。为此,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弘扬“亲商让利,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并抓住市场准入这个源头,从规范信誉合同、签订责任书和建立举报网络等入手,拒假冒伪劣商品于市场之外。他们还以为中国小商品城个体户培训学校为依托,加强对市场经营记户的诚信教育,并开展“信用商位”、“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同时,实施了经营户信用记录制度,通过建立信用记录局域网,使外地前来进货的客商只须轻轻一按电脑触摸屏,就可查阅经营户的信用记录。

  在政府引导下,义乌经营户重塑诚信形象的力量迅速释放出来,“打造信用市场”已成为他们自觉的追求和行动。一万多名经营者郑重签名,向社会承诺:质量立市,信誉立市,从我做起,继而400多名经营户又发出了“争创信用商位”的倡议。如今,“诚信”理念在义乌已深入人心,6800多块“信用商位”红牌在小商品城闪闪发光厖

  诚信引来八方客。目前,义乌市场日客流量达18万多人次,日货物吞吐量达5000余吨,成交额连续11年位居全国集贸市场榜首。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夯实基础。在窗口单位,他们推行服务承诺制,细化文明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在机关部门,他们推行首问责任人和办公无休日制度,实行办事全程代理制;市里还先后成立了项目审批中心、公安办证中心等,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仅市民援助中心成立一年半来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1.38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000多个。

  创建工作渗透到社区。全市开展了以“六联六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社区共建活动,实行市领导联系社区、机关部门与社区共建制度;同时,推行机关干部双休日义务劳动制度,帮助社区开展“三乱”整治,搞好环境卫生;每个社区还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家政、义诊等快捷方便的服务。目前,已有一万余名党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此外,还开展了“文明楼群”、“文明户”评比活动,先后涌现市级以上文明户1.9万户。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为此,义乌市广泛开展构筑学习型城市活动,决定在5年内投入5000多万元,对全市经商者、企业管理员和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免费培训。据统计,去年全市参加各类成人培训的人数达30多万人次。

  在大力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同时,“文化枝头”也花香果硕。乡镇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节和“商城之春”文艺晚会常年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举行各类文体活动1000多人次,观众达70多万人次。

  在创建文明城市进程中,义乌人观念在变革,思想在更新,品位在提升。义乌-这个曾经创造出无数经济奇迹的城市,正演绎着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奇迹!

  记者:严红枫骆逸群张建成

  刊于2002年6月11日《浙江日报》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