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5年>制度创新篇 正文

【新华网】浙江义乌:“国际商城” 开始走集约用地之路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义乌人经常说,他们又富又穷。此话怎讲?他们说,小小的一个县级市与212个国家和地区做生意,联合国发布的全球50多万种商品中,30多万种在义乌就可买到,这里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富?

  可是他们又感叹自己很“穷”,没土地,有大笔资金也没处盖楼房、建厂房。全市土地总面积11万多公顷,建设用地只有不到2万公顷。老百姓讲,义乌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交通居民点”。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龚义说,义乌是一片热土,“热土”却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里商贸活跃,经济发达;二是说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少,随便搞个建设项目都要动脑筋对土地精打细算,寸土必争。

  义乌是一座国际化迅猛发展的城市,常住的6000多名外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60%以上。这些特征注定,义乌在土地规划上的一举一动都将广受瞩目:是甩开膀子大干,先把厂房和市场建起来吸引资金和客人再说,还是举轻若重步步为营,甚至不惜放弃眼前利益?义乌国土部门的选择是后者。

  以工业用地管理为例,义乌市实行了按投资密度供地的制度,规定想“自立门户”的企业的用地规模,企业建设项目的单位用地面积投资额必须达到标准,扩建的老企业上一年缴纳的税金标准;对达不到条件的企业,就引导进入政府统一修建的标准厂房创业园内。根据这项措施,对小于600万元投资额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加上配套的招标、公示、惩罚等制度,不但兼顾到了大小各类工业投资的利益,也极大地遏制了土地的浪费现象。

  “宏观调控,土地首当其冲”,这句话放在寸土寸金的义乌毫不为过。今年6月初,义乌市首幢农民高层公寓在佛堂镇楼村动工兴建,这意味着义乌市实施土地集约化管理同步扩展到城镇和农村的建设用地上。发展高层居住区就是“向天空要土地”。在义乌市开发区,今年新引进3个浙江省政府特批重点项目,总投资8977万美元,但总用地却只有520亩。在2003年以前,这个开发区16层以上的高楼仅有一幢,但目前在建的16层以上高楼就达45幢。

  此外,义乌市还通过全面清查闲置土地等手段集约利用土地。走在位于义乌市西北部的北苑标准厂房区里,新修的厂房和住宅楼直刺天宇。若不了解,谁会相信这里曾是一外资企业“抛荒”的土地呢?义乌市按规定将这宗土地收回后,建设成了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标准厂房区,可安排中小企业35家,节约工业用地近150亩。据悉,2004年义乌市国土部门清出闲置土地125亩,用其中的90亩土地引进了总投资达1.9亿元的三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又清出违法用地133.92亩。

  大力挖掘土地使用潜力,集约利用土地要素,所有义乌人都尝到了甜头。龚义表示,过去国土部门一种流行的讲法是,“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将无地可用”,现在义乌不这么说了,因为走集约利用土地之路,土地就不再是僵硬的土地,而是活跃和可循环开发的资源,是永恒的财富之母。

  记者:黄深钢

  刊于2005年10月9日《新华网》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