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7年>市场发展篇 正文

义乌:不设门店的沃尔玛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1962年,一个名叫山姆·沃尔顿的美国人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小镇上开了一家杂货铺。现在,山姆的杂货铺遍布全球,学名“沃尔玛”。这个没有港口、偏于内地的小镇,成为如今雄踞全球零售业榜首的沃尔玛的中枢大脑,每年向全球调配约3000亿美元的生活消费品。

  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义乌,一个如同本顿维尔小镇的内陆县市,以另一种方式复制了“沃尔玛”奇迹———为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40余万种商品,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联合认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义乌,起步比沃尔玛整整迟20年,同样没有港口没有区位优势,同样专注于点滴积淀商品“海洋”缝隙中的碎银子,同样的世界第一。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义乌后,连声赞叹:“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逐日飞腾的奥秘是什么?答案似乎是多样的,但无疑都是可供学习的经验范本。

  因市得城

  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的内陆丘陵地带,却孕育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5.8万个商位,每天有1000多只集装箱的货品发往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小商品海洋”、“国际购物天堂”、“全球最大超市”。

  这个曾经矿产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毫无区位优势的小县城,如今却成了周边兄弟县市的地理坐标,“毗邻义乌”成了它们最值得称耀的“区位优势”。与沃尔玛一样,义乌人仍然埋头专注于它的“小”买卖———袜子、拉链、饰品、塑料吸管……同样,它们都是靠“价廉物美”占领一个个市场。这些大工业无法顾及的市场缝隙,聚沙成塔,构建起“小商品市场”这个全新的经济板块———虽然没有巨无霸的财团,却成就了很多共同富裕的“小老板”。

  追溯义乌的过往、或展望它前行的方向,你会发现“市场”已经渗透到它的血脉中,或者说,它因市得城。如今被视作义乌人形象的“货担郎”雕塑矗立在义乌针织市场前的广场上,始于明代的“鸡毛换糖”可谓义乌小商品交易的滥觞。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马路摊点是义乌市场意识的苏醒,再到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义乌的城市进程总是随着市场的进化前行。

  义乌市场的领头羊———创建于1982年的中国小商品城,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商城集团办公室傅春晗向早报记者介绍,中国小商品城经历5次搬迁9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260万平方米,由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簇群组成,拥有43个行业、1900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电子电器、玩具、化妆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占联合国贸发组织公布的全球50万种商品总量的4/5之多。2006年市场总成交额达315.03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60%强,自1991年始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义乌的扩张速度比沃尔玛更快,如今这里的商品已出口到2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的办事处1232家。联合国、外交部等机构在义乌建立采购信息中心;全球20强海运集团有12家在义乌设有办事处;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常年在义乌采购商品。

  单项冠军

  小商品、大市场,是义乌悖论式发展的两级。产品很小、利润很薄,似乎都是别人不屑做的边角料,义乌人做了,做大了。正是在这一奇妙的财富进程中,不仅中国驰名商标浪莎袜业、奥运会赞助商梦娜袜业,甚至是更不起眼的“伟海拉链”、“双童吸管”等义乌企业,纷纷一跃而成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单项冠军”。

  市场如巨大的母体,滋养着千百万的经营户,也成就了一批隐形的单项冠军,他们成功的奥秘极其“平常”———市场上摆摊,发现商机后自己做,而且认准一个产品,在自己的道路上拼命奔跑,产品做到最好,成本控制到极限,赚几厘几毫的利润。

  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到自有品牌开发,到品牌营销、专利申报、标准制定,这些单项冠军占据了各自的高地。浪莎现已拥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火炬计划产品,200多项专利,参与国家纳米抗菌行业标准制定。目前,义乌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1个,中国名牌4个,中国免检产品13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57个,企业户均注册商标1.62件,总数居浙江省各县市首位。

  2006年,义乌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6家,全市申请专利数1858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当年授权专利1803件,开发新产品23项以上。

  高端布局

  义乌市委市政府在25年市场培育中可谓精心谋划、苦心经营———把握机遇、突破限制、搭建平台。从1984年提出“兴商建县”,20多年,历届政府一直持续着“兴商”之路。如今,“建一处市场、富一方经济、活一方流通、带动一方产业”,已经作为义乌经验广为传播。

  义乌市代市长何美华介绍说,未来五年,义乌仍将改造升级专业市场,完善配套场馆,拓展提升市场功能。国际商贸城三期工程、国际商贸城中央商务区块、新会展中心、义乌家具市场和市物资市场异地扩建工程等,将先后动工,总投资约130亿元。义乌小商品城网上商城也将于9月26日重新改版,拓展一片虚拟的、可无限扩容的网络市场。

  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简称“义博会”)无疑是政府为市场发展搭建的最大平台,每年10月22日至26日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迄今已举办12届。目前,展会规模位居全国日用消费品类展会第一。去年义博会主展馆设国际标准展位4000个,有2203家企业参展,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5个省、市,其中知名企业参展比例达30%以上,吸引16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万名专业客商参会,其中外商1.6万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161个国家和地区。展会经贸成交额94.5亿元,其中出口成交额7.8亿美元。

  另一个不能不提及的高点是“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该指数是由国家商务部编制的世界首个日用消费品批发指数,所需数据全部在义乌采集,每周向全球发布。随着这一日用消费品批发指数的制定发布,小商品全球定价的话语权也因此被义乌掌握,并被誉为全球小商品价格变动的“风向标”。

  配套服务

  徜徉在义乌街头,各种文字的门店、各种肤色的外国友人穿梭来往,对义乌人来说,朝鲜、阿拉伯、俄罗斯等远近国家并不陌生,目前已有近万名外籍商务人士常住义乌,仅江东街道的鸡鸣山社区就居住着200多名外籍人士,很多在当地购车购房,长期定居。

  “义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属典型的‘移民城市’和‘异域城市化’类型。”义乌一位政府官员告诉早报记者,该市每天的流动人口约20万,常驻外来人口已超过100万,而义乌市本地人口仅70万。当地政府十分注意着力于为外来人士创造优质的环境,外来人口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外列席人大政协会议,在义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包括近万名老外在内的100万名“新义乌人”,都已和谐地融入了义乌。

  义乌的治安环境也非常好,密布城区各主要街道的治安电子监控系统和进行网格化巡逻的巡警,在为义乌建立起良好的治安环境的同时,也成为义乌一道独有的风景。

  环境理念不仅体现在政治待遇的无差别,更是渗透到其经商、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减少外贸的经营风险,义乌积极向商务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争取,设立了全国首家个人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今年5月28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义乌营销部正式成立。义乌今年还编印了3万多册免费发放的《义乌市场外贸服务手册》,内容涉及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出口退税、外汇管理、技术壁垒、汇率风险防范等。义乌作为全省三个“大通关”建设重点,目前已基本建立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和物流信息三大平台,初步具备“陆路口岸”的基本功能和规模,是浙中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基地。

  2005年1月,全国首本港澳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义乌发出;2005年6月,义乌法院成为全国第一家可管辖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基层法院;2005年10月,义乌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建立出入境管理局;2006年4月,义乌率先在全省放开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登记。

  2006年,浙江省再次把义乌作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使其新增47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成为浙江省权力最大的县级市。

  记者:丁仕松

  刊于2007年9月21日《东方早报》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