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篇 正文

从小商贩到大商家的义乌样本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何海美,女,1958年出生,68届初中生。她是义乌第一批个体户之一,30年前第一桶金来自叫卖“林妹妹”“宝哥哥”的明星照。现为义乌市罕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义乌市政协常委、义乌商会副会长。

  站在气势恢宏的国际商贸城三期的南大门前,何海美感慨万千。这感慨,源于她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义乌30年的发展,源于历尽艰辛之后的感恩。

  成为义乌第一批个体户,当年的何海美别无选择。她初中毕业后就踏上社会,与别人一样干一天重活,她只能得四五个工分,年底分红连块衣料都扯不起。

  1978年,参军的哥哥回家探亲时带来了几张当时的明星剧照,令左邻右舍的年轻人爱不释手,纷纷打听什么地方能买到这类剧照。

  何海美从中发现了商机。当时正逢古装戏《红楼梦》热播,何海美拿了一台借来的旧照相机坐在电影院的第一排,看准年轻人喜爱的几个镜头连连“咔嚓”,回家连夜冲洗照片,第二天当她带着自制的黑白照片在影院门口的石板上摆起小摊时,围观者竟然里三层外三层。

  那时义乌城里根本不允许有生意人出现,何海美就到乡下的廿三里镇去赶集,她现在回忆起来还想笑:“那时既没有摊位,也没有桌椅,我就在胸前挂一只哥哥给的军用挎包,站在供销社门口把一大把黑白照片往一张白纸上一粘,就开始吆喝起来。”

  就这样,“林妹妹”、“宝哥哥”让何海美在1981年就有了5万元的存款。而且通过义乌“鸡毛换糖”担子,迅速把此类黑白剧照传播到全国各地。当年,义乌从事明星照、年历卡片等各类印刷品的个体户迅速扩大到四五十人。

  干上个体户后,尽管口袋里钱多了,但何海美每次碰到同学都尽力回避。为什么?“因为个体户低人一等啊。”

  1981年,正当她盘算不做这个“不光彩的个体户”时,她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报道,北京召开全国性的“光彩事业”表彰会,会上受表彰的有小饭店的店主,还有开照相馆的个体户。什么是“光彩事业”,只要是通过辛勤劳动所得就是光荣的,就是光彩的!

  这一下,何海美吃了颗定心丸,仿佛腰杆子都瞬间直了。于是,这一年,在她的“策动”下,廿三里镇的30多位个体户进城设摊。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义乌,1982年义乌县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对义乌的农民生活状况和城里的摆摊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紧接着县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到义乌未来几十年命运的600人大会,明确宣布:农民要富裕,就是要允许农民参与经商。大家都要支持,谁也不能眼红!

  何海美当时就站在会场的过道里,热泪长流,因为她知道,以后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做生意了。从此,何海美和义乌市场踏着同样的节奏,一路快速走来,没有停过脚步。

  1985年,何海美与5000多位经营户喜气洋洋地搬进了小百货室内市场,1996年何海美进入了宾王服装专业市场。2008年10月,何海美得到了国际商贸城三期A区围巾类47331商位……

  义乌的小商品交易从露天转入室内,分工越来越细,生意也越来越大。但用毫厘的利润加巨大数量的生意方式始终没有变化。

  上海10元3双的棉袜,这里卖7毛;保健波浪形牙刷100支,只需15元;北京100多元1个的洋娃娃,这里只卖20元。一位牙签商卖100根牙签只赚1分钱,每天批发牙签10吨,才能进账1万元。做针线生意的,两枚针卖1分,一年下来也能赚到80万元……

  看着将近十公里、连接四五条街的国际商贸城一、二、三期巨大的市场建筑群,执着的何海美说:“有党的好政策,义乌市场肯定能繁荣下去。因为义乌人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市场,对市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主动承担责任,我们薄利多销、诚信经营。”

  记者感言:

  义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这源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记者:胡梦 徐晓恩

  刊于2008年11月19日《浙江日报》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