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小商品流通为载体,推进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催生城市化,演进为国际化,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创造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的义乌奇观。
30年变迁
义乌地处浙中盆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70万、外来人口103万。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兴商建县阶段(1982-1993年)。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市场化为主要推力,逐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工业强市阶段(1993-1998年)。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逐步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城市化阶段(1998-2003年)。实施城市化战略,工贸联动催生城市化进程,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商贸名城。迈向国际化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功能完善和业态提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演进为国际性商贸城市。
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崛起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28亿元增加到410亿元,增长319倍,年均增幅22%;财政收入由0.2亿元增加到58.88亿元,增长293.4倍,年均增幅2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0.3亿元增加到855.6亿元,增长2851倍,年均增幅31.6%;三次产业结构由57.8∶21.1∶21.1演进至2.4∶46.3∶51.30居2006年度全国百强县(市)第十二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
从简陋的马路市场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从马路市场起步,义乌市场先后5易其址、9次扩建,发展成全国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小商品采购基地。市场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个,直接从业人员20余万人。经营国内外43个行业、1900个大类的40多万种商品,日客流量20余万人。2007年市场总成交额460.82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348.37亿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日用品商品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被誉为全球日用消费品价格的风向标。
从基础薄弱的工业小县崛起为产业集群的工业强市。1978—2007年,工业企业由7497家增加到2.4万多家,工业产值由7.5亿元增加到858亿元,增长113.4倍。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拥有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饰品、袜业、拉链等占国内市场份额30%—65%,一批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内的“单打冠军”。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9个,中国驰名商标37件,中国名牌产品7个,高新技术企业96家,研发中心101家,专利授权数6604件。
从偏远的内陆城关镇崛起为国际性商贸城市。改革开放初,城镇建成区面积不到2.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7万人,目前已是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78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0万人、市场外向度高达55%以上、商品出口到21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成为全国第三大经贸类展会。联合国难民署和家乐福等10多家国际零售集团在义乌设有采购信息中心,1340家境外企业设有办事处(代表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外商常驻开展商贸活动。义乌可直接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具有邀请外国人员来华审批、外国人在华就业许可和审理部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权限。
从温饱不足的变相讨生活转变为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迫于人多地少压力,过去义乌人有许多不得不离开自己家乡,靠鸡毛换糖解决生计问题。如今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197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6元增加到10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5元(1981年)增加到248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0.1亿元增加到428亿元,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2.4平方米和64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生活用汽车30辆。
义乌是怎么做的
义乌人有几百年鸡毛换糖的传统经商优势,发展小商品贸易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义乌抓住了市场发育先机,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张,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这是一条商贸主导、联动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其主要构成要素是:
群众创造和政府有为互动。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人民群众的创举。“百姓推着政府走,政府领着百姓跑”,这是义乌成功的重要秘诀。改革开放之初,义乌农民把鸡毛换糖的货郎担交易演变为小百货买卖,产生了便于货郎担在当地配货的小摊贩并由此演变成小商品市场雏形。义乌县委和县政府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早在1982年就突破农民不准经商、个体商贩不准经营工业产品和不准搞批发等禁区,先后出资在稠城镇和廿三里乡建立了设施简陋的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制定了扶持专业户和重点户发展政策,对他们实行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确立了小商品经营者的合法地位和正当权利,赢得了市场先发优势。1984年,义乌县委和县政府总结提升群众创造的经验,提出兴商建县战略并进行全面推广。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群众创新了交易方式、交易手段,创办了联托运市场、市场总代理、市场总经销,创办了家庭工厂,还到国外创办了小商品市场。
商贸发展和工业支撑互动。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工业双向互动、共同繁荣,这是义乌发展的独特路径。从1982年开放小商品市场、1984年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来,义乌始终坚持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20多年来兴建了5代小商品市场。从第一代市场到第五代市场,市场发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占领国内市场,再进军国际市场,不断捕捉商机,赢得了发展机遇。在实施兴商建县战略的同时,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加工业。实施腾笼换鸟策略,按照“一体两翼”(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主城区,以加工业为主的两个副城区)构想开发建设两大产业带,整合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名牌带动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提升;实施市场带百村工程,通过市场带动农村来料加工业发展:在辐射周边、接轨国际过程中,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立加工基地发展来料加工,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使义乌制造业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迅速涌现出一大批有规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构筑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为市场繁荣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并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市场与工业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局面。
培育市场主体和健全市场体系互动。在创业中培育市场主体,在创新中健全市场体系,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支撑起市场繁荣,健全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创业创新的良好平台,这是义乌发展的活力源泉。义乌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现有11.7万个市场主体,首先是政府“放”出来的,小商品市场开放和合法地位的确立,开启了义乌市场经济闸门,赋予了第一批市场主体的合法性,铸就了极为珍贵的先发优势。其次是“养”出来的,在市场培育初期,政府营造了放水养鱼的创业氛围,确保了大多数经营者有利可图,定额征税的轻税薄赋做法,减轻了经营者负担;信用社向个人贷出全国首笔1万元贷款的做法,鼓励了农民走向市场。再次是“规范”出来的,在市场正常运行时期,政府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市场摊位资源配置,鼓励内外资同台竞技、平等竞争,鼓励各类投资者开展合资、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合作,促进了市场主体多元化、主体素质优质化。第四是“育”出来的,重视市民素质特别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分期分批对市场经营户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年受训人数9000人次以上。
推进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互动。农村支持城市,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互动催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义乌发展的鲜明特色。农民是义乌发展的功臣,农民进城办小商品市场,办家庭工业,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建成区面积扩大,使义乌城区面积从1982年的2.8平方公里扩展至1997年的15.2平方公里。从1997年开始,通过产权市场向社会公开出让使用权、经营权、受益权,筹集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市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状况;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又使城市中心城区面积迅速达到70多平方公里,并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城市繁荣反过来又带动了农村发展,城市工商业不仅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而且使农民变成了居民,使老乡变成了老板。积极实施以工哺农、以商强农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刊于2008年12月16日《今日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