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仅为义乌辖区内的一家外贸企业办理融资就超过1.71亿余元。”工商银行义乌支行相关业务人士介绍。
但这笔资金并非就仅对一家外贸企业,在这家名为东方之星进出口公司的企业背后,集结3000余户小微企业或个体商户群,均为这家外贸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这批供应商,均通过东方之星获得银行垫资购货。这种融资新方式,被业界称为市场采购供应链“易透”融资平台。
目前,各金融机构与之相匹配的各类融资产品,以迅雷下载般的速度繁衍。
然而,关于互保危机、民间借贷危机等等的惊悸并未完全消散,而此时这些被推广的新融资模式,是否存在同样的雷区或者风险盲点?
三角拼接:引入中信保
2011年4月,工商银行义乌分行按照人民银行金融创新工作指引,结合改革试点需求,将《浙江东方之星进出口有限公司供应链易透融资方案》上报审批。
2012年1月5日,工商银行总行批复同意借助账户卡额度循环使用功能为浙江捷捷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游小企业供应商办理融资业务,这是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义乌市金融系统首次得到商业银行总行支持的金融创新方案。
工行搭建的这个平台,其中出现的角色分别有企业、银行、保险、政府。操作方式是由银行选定一个相对有实力的企业,为其背后的供应商提供担保,并由此形成一个“贷款群”。 但是,这种模式跟此前的互保链不同的是,融资链上多了一环,即是中国信用保险公司。
中信保加入后,即形成了“易透”平台。
具体的操作是,东方之星统一代理买家向市场经营户采购,东方之星在收到供应商的产品并向买家出口后,统一向中信保投保。中信保给东 方之星出具的保单权益则质押给银行。整个流程完成后,供应商即可向银行申请货款。
供应商的贷款到期后东方之星负责还款,还款来源为买家收款,若买家未及时足额还款,则由中信保公司提供保险。
2012年4月,第一笔外商采购货款通过“易透”平台进行支付,宣告“易透”供应链金融服务正式运行。
运行一年来,“易透”平台累计为义乌供应商提供了5亿元以上的贸易融资。
中信保也逐步完成了对东方之星201个买家的评估和授信,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外的个人买家,授信总额已达到2.53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买家的授信规模达到了126万元人民币,最大的个人买家授信金额达到了630万元人民币。
同时,企业也得以壮大了规模。
今年3月,东方之星和浙江东方集团轻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省国贸集团子公司)正式立项合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合作协议草案已提交省国贸集团,新公司规划五年累计实现营业额超200亿元。
区别互保,创造安全垫?
这种三角融资思路,主要是为义乌的外贸型经济服务。
2011年3月,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俗称“国际贸易特区”。与上海、天津滨海工业园等,同为我国十大经济新特区之一。
特区获批一年后,全球经济各项指数低迷,义乌这个区域的贸易却逆势飙升。这令原本尚处在互保链危机、民间借贷危机阴影下的浙江,惊喜万分。
当地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9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7%。涉外经济主体达4811户,同比增长17.63%,其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1262户,约占浙江的90%、全国的75%。
浙江东方之星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东方之星)以年出口额8.1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的幅度而进入各大监管机构视野。
为此,当地经贸、金融等政府部门对该公司外贸增长原因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到其对外贸易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易透”平台。
通过该平台模式,东方之星不仅实现了对外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而且推动了义乌“市场采购”贸易的转型发展。
但不得不提的是,前一段时间由于跨境贸易赊销风盛行,导致当地的跨境债务纠纷迭现,尤其是曾经有一批印度商人,拖欠货款不还,几乎酿成外交风波。此事还引得境内外媒体连续关注。
“易透”平台能否区别此前的互保危机,创造跨境贸易融资的安全地带,还留待新一轮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检测。
刊于2013年5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