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先抬头看商家门牌,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星数量越多说明商家诚信越好;手机扫个二维码,商家资料一应俱全。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中推广的“诚信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消费者及进货商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动手触摸下门口的“市场信用平台”的显示屏,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谁家的信用等级高,谁发错了货物,谁延迟发货的信息,甚至包括拖欠工人工资也一并呈现。
浙江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贾军花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目前义乌推行的诚信体系建设活动已经较为成熟,对没有诚信的商家日后将强制性清退出义乌国际商贸城。”
做生意诚信好坏决定“留与走”
“客商诚信满意度最新的调查显示高达97%,市场经营违法率从2000年的1.5%下降到2013年的0.48%”,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建福用这样一组数据来介绍义乌国际商贸城“诚信建设”情况。
义乌作为我国小商品的集聚地,商品交易诚信决定了其背后的品牌价值,诚信也显得极为重要。
通常消费者和进货商只有通过完成交易后才能发现商家的诚信好坏与否,具有一定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如今义乌推行“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就打破了这个“紧箍咒”。
手指点击“诚信平台”触摸屏、进门抬头看看诚信星级数,手机端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晰了解到店家的经营项目、物流信息、诚信等级,这是浙江在线记者现场体验到的“安心购物”的步骤。
“实际上就是做生意的诚信将直接影响到商家能不能继续留在我们商贸城内了。”贾军花这样告诉记者,她介绍到,目前对于评级信用较高的经营主体,将给予低息信用贷款、尚未租金优惠、免费市场停车等优待措施。
“但信用低的,我们就要处罚了,比如提高他的商位租金,情节严重我们直接收回他的使用权。”贾军花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个商户因为诚信度低,被收回了商位使用权,离开了商贸城。
进义乌卖东西先培训再开店
“今年开始,所有新入场的经营户都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确保他们的诚信意识和服务观念。”义乌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建福这样说,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义乌培训新入场经营商户已经27期10万余人。
“我们实行分类管理,实行AAA(优良)、AA(良好)、A(稳定)、B(波动)、C(底下)、D(破产)级别的管理,目前义乌有537户AAA级商家,47969户A级商家”,朱建福介绍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市场主体,在监管频率和检查力度、政策享受方面均有不同。
台湾人高龙龙来义乌做生意已经7年,用他的话说:“以前别人来义乌说生意觉得有市场,但又害怕,为什么?就是怕小商品薄利多销的老板没信誉,但这7年来,我们和客户的信用度已经非常强了,甚至可以赊账。”
多年管理义乌商贸城的贾军花对于“赊账”则是倍感欣慰,“赊账这种特殊贸易形态,在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中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90年代至今,义乌商贸城的“赊账”有新的变化,从内赊到“赊出去”,简单的说就是外国订单来了,商家先发货,货款按照合同约定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再结,“虽然有风险,但潜台词是,一锤子买卖不长久,义乌商人是讲诚信的,所以我愿意相信你也是重信用。”贾军花说。
利用大数据让“黑商户”无处钻
一个商户的诚信好坏,单一的指标条件具有片面性,“成立征信公司,利用大数据将把市场监管、海关、检疫检验、公安、法院、税务等相关只能部门所记录的各类主体经营情况、认证情况、信用记录一并统计出来。”贾军花告诉浙江在线记者。
上海德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专门做出口生意,他说:“我的产品都是国外的,德国为主,外国人做生意很注重信用、诚信,他们的制度很严格,但现在看我们义乌的制度,也已经开始和世界接轨了,综合全面。”
说着,他拿起一个锯开的钢锅,“你看,我们直接切割开给客户看样品,再加上客户可以多方面了解我们的诚信,才会有回头客。”
据了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拥有面积550余万平方米,商位7.5万,日客流21万人次,经营26个大类、180万个单品,商品出口219个国家和地区,“以前因为失信成本低,个别商户屡屡以身试法,结果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推行这个诚信制度,颇有成效。”做生意的虞菊芳这样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浩在参加“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践探索理论研讨会”上说:“义乌快走一步,别人30年也追不上,诚信之本,极为重要。”
据悉,浙江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践探索理论研讨会将于今明两日在义乌召开。
2014年9月15日浙江在线刊发
记者:刘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