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7年>和谐发展 正文

精耕细作 义乌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助力打造浙江大花园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义乌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份、加快建设“两美”浙江、打造浙江大花园的战略高度,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一加强、三整治”、“四、四、六”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目前,小城镇整治项目276个,开工项目250个,开工率达90.5%,计划投资额24.4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1.2亿元,项目投资率达46%。

  一、以规划为导向,高站位谋划,打造百花齐放大花园。

  义乌落实“两山两鸟”理论,确定建设小商品之都战略目标,抓住全国首批唯一城市设计县级市试点机遇,拉高标杆,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立足长远、谋篇布局。

  一是坚持全域统筹,布好蓝图。义乌建立“承上启下、多规融合”的目标,一方面,将小城镇作为衔接精品城市和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纳入一张蓝图整体规划、一个体系深入研究,一个口子系统把握,实现全覆盖,使之与浙江省提出的金华“同心圆”战略、三大廊道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做到“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目前,义乌市已完成需省级达标的“9镇街+2村庄”规划编制,率先完成9个镇交通专项规划,9个线乱拉专项整治规划以及沿街立面整治等各项规划,使规划可操做、可落地。

  二是坚持名家出品,优选种子。义乌注重提升规划质量,邀请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一批知名设计单位、名家大师编制总体规划方案,其中佛堂镇、大陈镇杜门村等6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获省级优秀规划,5个规划获金华优秀方案。同时,建立专家对口指导机制,组建158名成员“智囊团”,为各镇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为了保障规划的时效性、可操作性,义乌在省内率先开展“规划设计回头看”活动,找出核心矛盾列出“问题清单”,提出科学建议及时“对症下药”,以提升设计质量、减少浪费、突出实效。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谨慎修剪。在项目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突出风貌特色,深入挖掘自然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积淀,把百姓口中的故事、书上记载的历史、地下沉积的文物,转变成立体的建筑、凝固的音乐和大地的画卷,不断丰富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灵魂内涵。义乌实行“一镇一方案”、“一镇一规划”,强化古建筑整体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乡土习俗保留,做到“全市一张图画,点点异彩纷呈”。按照文化保护倍增计划,启动上溪老街、廿三里前溪区块、赤岸镇区老街、吴晗故居保护、雪峰文化小镇等20个文化项目,其中续建8项,新建12项,47处濒危古建启动保护方案设计。

  二、以民生为导向,高标准建设,掀起翻天覆地大变化。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看头年,首战即决战”,义乌致力于打造小城镇整治领域的“戚家军”,善于改革创新,乐于发动联动,勇于走在前列,拳拳出重拳,招招使大招,打造“义乌样板”。

  一是整治项目化,把握生长“速度”。义乌针对六个专项行动,列出具体整治项目作战图、任务书、时间表,其中重点开展了集贸市场提升、停车设施、街心绿地、线路整治等项目。计划新建街头绿地27.8万平方米优化城镇空间;计划完成9个镇街新建停车场54个,增设停车泊位12393个,目前已新增停车场20余处,新增停车泊位5000余个;计划完成线路整理“上改下”114.9公里,背街小巷线路整理278.6公里,现已完成总量的40%。启动精品街改造16条,立面改造16.399公里。

  二是要素保障,确保栽培“精度”。人力保障力度强,全市14个镇街全面建立城管队伍,并配备对讲机、执法仪、电瓶巡逻车、作战服等,全天候不间断治理城市乱象。土地保障力度大,积极盘活旧村改造零星用地、老工业区等闲置土地,通过货币安置、产权置换、货币化安置凭证等方式,实现城镇有机更新,为小城镇发展开辟新天地。财政资金保障渠道广,除传统财政支出模式外,积极创新投融资渠道,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整治,通过建立PPP模式、银行融资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三是实践创新,探索培育“亮点”。整治注重疏堵结合,通过探索实践“智能充电桩”,解决电瓶车充电而产生的线乱拉问题和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建设智能停车场、创新“文明锁”做法,解决车辆乱停放,促使驾驶员养成文明停车习惯。通过创建省内首个“消防联防联控”微型消防站,统一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加消防检查,减少企业开支,实现共享共赢。

  四是全民参与,美化背景“音乐”。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省内首创“党员义务日”制度,通过“去三工、做三公”、“红色星期六”等活动,组织发动3098个基层党组织、6万余名党员身穿红马甲每周开展志愿者活动,深入街巷,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目前累计有82.4万余人次党员参加了义务日活动,示范带领数十万人次各界群众甚至国际友人共同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通过创新设立“街长制”,激发群众参与管理的热情与积极性,化解城市管理不精不实不长效等难题。

  三、以发展为导向,勤耕沃土,发动产城融合新引擎。

  义乌在低小散整治中,以三大廊道、大项目引领为着力点,通过破立结合、招大引强,倒逼企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开创义乌发展新天地。

  一是清理落后产能,“有形手”促规范。依法淘汰“四无”、“低小散”企业,推动宗地企业向规模化和中小微园区化重构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关停、搬离落后产能企业1692家。义乌市思味特食品有限公司清退12家承租企业,新招进3家上规模上等级企业,年纳税预计从整治前80万元提升到600万元。

  二是优集散乱行业,“无形手”助转型。积极实施块状经济“互联网+”战略,全力打造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园区发展平台,推进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义乌有饰品生产企业及个体加工户13500多家,新光集团投资打造饰品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型的“聚饰云”,成为国内线上线下饰品行业首个垂直平台,带动中小微企业共同成长。7月4日,由袁家军代省长亲自授牌“产业创新综合体”。

  三是厚植经济沃土,“组合拳”谋发展。一方面,通过搭建小城镇产业的新平台,电子商务园、大学生创业园、文化创意园、产业创新综合体等新兴业态,积极打造义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共改造并建成投用各类电商园区19个,面积超过86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618亿元,同比增长31%。另一方面, “招大引强”谋发展。佛堂文化旅游小镇、赤岸绿色动力小镇、苏溪光源科技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相继建立,并不断做大做强,小城镇作为招商引资大项目的重要承载地,成为义乌经济发展新引擎。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是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解决城市发展短板、民生软肋的必攻课题,也是实践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更是锤炼各位执政者、执行者实战能力的大考场。在这场必胜战役中,义乌将以精耕细作精神,以完善小城镇功能、提升小城镇品质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创造环境优美、传承历史文脉、宜业宜居的新型城镇,营造百花齐放大花园,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让小城镇的发展成为义乌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2017年8月16日凤凰网刊发

  作者:王姝岩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