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义乌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通过攻坚,该市2016年民生十大实事均已有实质性成果。
实施“135”模式推进精准扶贫
“对低保边缘户实施精准扶贫”是义乌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义乌通过建立“135”扶贫模式,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落实,确保低保标准以下贫困人口100%消除。“135”扶贫模式指完善低收入认定排查机制;实施因病致贫救助行动、因残致贫救助行动、住房困难救助行动;开展教育成长帮扶计划、就业创业帮扶计划、精神关爱帮扶计划、干部结对帮扶计划和社会共同帮扶计划。
据了解,今年9月,义乌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05元/人/月,并全面摸清义乌市现有低收入家庭3385户4439人,在各镇街设立社会救助受理窗口,做到“一站受理、协同办理”。在医疗救助方面,将低保边缘家庭的特殊门诊补助比例、普通住院补助比例、特殊住院补助比例分别调整为100%、80%、100%,低收入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孤儿和困难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市财政进行补助,合计补助709.76万元。在残疾人救助方面,出台了《义乌市残疾人生活、护理和老龄补贴实施办法》,目前共审核发放“三项补贴”对象8381人,发放资金1795万元,并完成残疾人创业帮扶167人次,发放创业扶持资金73万元。在住房救助方面,目前在低收入家庭中鉴定出D级危房户369户,C级危房户984户,B级危房户101户,规划部门已对87户危房改造救助对象下拨救助款150万元。
此外,义乌还开展五项帮扶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及因病因灾致贫家庭子女,实施教育救助3990人次。全年共帮助224名低收入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实施精神残疾人免费住院14人,免费施药2374人。4938名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共入户走访5985次,送去各类慰问物资26.21万元。
多种模式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
“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也是2016年义乌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目标是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2000户以上。据了解,仅作为试点的赤岸镇,2014—2016年上半年,经鉴定的合法危房户有2278户。在进行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中,赤岸镇通过货币置换、水平房安置、原址修缮等途径,结合工程拆迁、特困户落地房安置,让村民告别危旧房。
值得一提的是,赤岸镇开展试点工作过程中,还引入了富民富村战略。首先,在改造中推行宅基地有偿选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及时完善配套设施,有利于加快启动二期或水平化等方式改造治理。二是利用村内原有利用率低或无保护价值的集体公房以及节余建设用地,通过开发、合作、入股等方式实现富村富民。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经济增收。四是土地垦造增收,鼓励有条件的村进行土地垦造工作。
其他民生实事已在收官阶段
2016年义乌十大民生实事覆盖残疾人托养(庇护)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图书馆分馆、BRT公交线路、停车场、综合农贸市场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为了推进这些民生实事的落实,让百姓早日受益,义乌还强势推出了优化简化审批的“十条意见”,助力民生实事项目审批。目前这些民生实事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中小学优质饮用水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交付,实际受益12所偏远学校近8000名师生。金华市区至义乌的BRT公交线路已通车,义乌市内BRT公交线路建设完成也已指日可待。义乌市民卡已基本发放到位,功能在逐步强化。许多镇街图书馆已开始招聘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