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素有“小邹鲁”之称,传统家规家训精华闪烁。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中共金华市委组织部、浙报集团金华分社、金华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一同推出“八婺家风好故事”专题,讲述传统家规家训与当代党员家风建设的好故事。
我是虞国和,1953年9月出生,2003年9月入党,原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退休,现为廿三里街道华溪村文化礼堂管理员。
我父亲上过私塾,会一些汉字,从小就教我识字。清楚记得4岁那年,父亲捡回一些锯下的木材边角料(那时家境艰苦连购买纸张的钱也没有),用数木头的方法计算每天我识字的数量。父亲说:“我们家祖辈都是农民,吃不识字的苦,你要多认几个字,读好书才是出路啊”。知识改变命运,学校毕业后,我分配到原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此后,一直以“学以增智、学以立身”为家训,激励儿孙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成家后,我和妻子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效仿父辈的教育方式,用粉笔在地上写字教他们识字,用启发式的方式让他们学知识。记得小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一次老师家访,老师夸我儿子将“树上5只鸟,一枪打完后还剩几只的题目,回答的与众不同的零只”时,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启发式教育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大儿子在初中全省作文竞赛中得了一等奖,考取义乌中学,家里有了第二代“义中人”,后来上了复旦大学;二儿子高中时曾获得全省作文竞赛一等奖,如今是报社的编辑中心主任和编委成员;小儿子如今在杭州一所高校当上了中层领导。今年,15岁的孙子也考取了省重点中学——义乌中学。
勤学改变了我家的命运,同时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有用的人才。“学以增智、学以立身”,勤学、好学之家风通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必将绵延流转,福泽子孙,造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