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11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金南星 编辑 程雄)生活中,80岁以上的患者,面对需要手术或者其他高风险治疗手段的疾病,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很多时候会选择消极保守,逐渐松开与死神之间的“拔河绳”,让患者生命的倒计时越来越近…….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今年96岁的义乌老人吴爷爷植入心脏起搏器,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龄的患者纪录。
96岁老人进行起搏器手术需要面对什么吗?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高;自身器官功能衰退,对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容易发生感染……
幸运的是,96岁的吴爷爷成功克服了这些问题,且最近几天马上就要出院了。今天(3月11日)下午,记者在病房见到他时,吴爷爷的家人都轮流陪在病床旁照顾,“他还要当百岁老人呢!”
“怦怦——现在每分钟心跳基本上30次,最低标准是60次。”3月初,吴大爷因为心跳过于缓慢,从义乌廿三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院至浙大四院。急诊医生接诊后发现,老人存在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通俗地说,就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路已经完全断开,心跳完全依靠心室带动,心跳非常缓慢,随时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心血管内科主任夏淑东立即赶到现场并判断,“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尽快安装心脏起搏器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然而, 96岁高龄老人心肺功能都已有衰竭,手术风险极高,术中很可能会出现心衰加重,甚至发生室速室颤、心跳骤停等突发情况,另外这种老年病人各个组织器官均已严重老化脆弱,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出血不止、气胸、血胸、切口感染等等,“老人家还有老年痴呆的表现,术中很可能无法配合,会出现躁动,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风险。”夏淑东说。
“他平时身体都挺好,从来没有做过手术,我们村里都说他肯定是百岁老人呢。”令人没想到的是,吴爷爷的家人当即同意手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
当天晚上8点半,夏淑东为吴爷爷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过程中老人出现气促加重、氧合下降等情况,好在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改善。不到一小时手术便完成了,目前吴爷爷情况稳定,正在逐步康复中,马上就要出院。
“按照目前起搏器工作的情况,如果没有发生其它致命的疾患,老人心跳完全可以再坚持5年以上,可以安然度过百年。”夏淑东说。
据介绍,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比较特殊,是一种严重的、致死率高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但其实,缓慢性心率失常在老年人群体中非常常见,“一些被人们认为‘安然离去’或者‘老死’的过程,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因为人体的心脏在夜间本来就跳动更缓慢,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更容易在夜间出现致死性的心脏停搏或者长间歇。”夏淑东补充道,目前来说,心脏起搏器植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治疗方案。起搏器可以有效辅助心脏搏动、延长寿命,且起搏器植入术伤口较浅较小,手术过程以及术后感染的风险均不大,一般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术后两三日即可出院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此外,浙大四院心血管科建议,家人要重视老年人心率健康,对于基础心率较慢的老年患者要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以尽早发现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若出现上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建议尽快植入起搏器,以保证心脏跳动,降低心脏停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