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1日讯(记者 龚倩 编辑 童晓)连日来,义乌气温居高不下,户外骄阳似火,“蒸笼天”分分钟都能把人“烤熟”。如此酷暑天,最先发出“抗议”的是身体的“警报器”,热感冒、热伤风、热痉挛、热射病......“热”字头的病来势汹汹,不少市民也纷纷“中招”。
今天(8月1日),记者从义乌市中心医院了解到,最近3天医院急诊就接诊了6名热射病患者。“患者多为八九十岁的老人,入院时伴有高热、无汗、昏迷等症状,再加上老人的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还是比较危重的。”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燕珍表示,持续“35℃+”的高温天气里,到医院急诊“报到”的市民明显增多。
93岁的胡奶奶便是其中一位。“我婆婆平时身体和胃口都还不错的,前天晚上的时候明显感觉她呼吸不太好,一直在发烧,我们还以为老人是感冒了,给她吃了退烧药。”据胡奶奶的儿媳回忆,当晚,老人发热的情况并无好转,第二天发现老人吃不下饭,连水也喝不了,便立即送老人到了医院,好在经过对症治疗,目前情况还算稳定。
与胡奶奶同时入院的陈奶奶,因为中午时段干了一些农活,也出现了头晕、眼花、呕吐、大汗淋漓等中暑症状,最后医生诊断其同为热射病。
据介绍,不止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容易被热射病或热痉挛“盯”上,儿童、孕妇、年轻人群体等也不例外。其中,不乏一些建筑工人和从事餐饮行业的厨师,由于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或在密闭环境中工作,而患上了热射病。
刘师傅是一名木工,每天需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当天在高温下持续工作一天后,被工友送进了医院。“很明显觉得喘不过气,腿脚发软,有些站不住,当时就觉得自己肯定是中暑了,还提前下班了,回去之后却开始抽筋,同事赶忙送我到了医院,医生说是热痉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刘师傅说,这次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义乌的“热”情。
陈燕珍表示,不少市民都知道夏天高温容易中暑,但对于热射病、热痉挛其实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其严重程度。热射病患者会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昏迷、伴有40度以上的高热等症状,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70%。因此,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转移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休息,适当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品,严重时要及时送医。
此外,陈燕珍提醒广大市民,夏季正值酷暑天“大爆发”,大家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补充水分。另外,对于家里有老人的市民,家属们要特别关注老人的身体情况,家中常备一些解暑药品。
科普小知识
“热射病”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征兆?
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如何预防“热射病”?
1.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以免走出室外体感温差过大而导致中暑。
2.遇高温天外出,带上淡绿茶水或淡盐水,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另外可随身配带冰袋冷敷降温,擦拭脸和胳膊,给体表降温。
3.回家多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擦拭,蒸发吸热。
4.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5.对于在高温下需长时间户外工作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防范。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进行户外工作时,要尽量穿浅色服装,戴隔热帽或将凉毛巾搭在头上,中午高温时段最好能休息;要多喝水,尤其是补充盐水,防止因出汗过多引起的脱水;平时饮食上要多吃清淡类食物,多喝些绿豆汤、银耳百合汤等。
6.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可用凉水反复擦拭皮肤(尤其是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处),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当高烧40℃左右持续不下的,需立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治疗,千万不要认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延误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