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义乌某单位办公室人员通过市人力社保局的“人事人才工资系统平台”,成功办理了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变动事务。这项原本需要跑4次、历时数天的事务,在这个平台上仅一天就办结,而且实现了“一次不跑”。据了解,通过全市46个部门的协同推进和初步探索,义乌全面推进部门间办事“一次不跑”工作,让改革触角向机关内部管理领域延伸。
为打破部门间办事“中梗阻”“慢作为”现象,市委编办根据部门事项梳理和平时掌握的情况,以办理方式为界定标准,将部门间办事事项分为10类,共462项。坚持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改革路径,对照90%以上事项实现“一次不跑”的改革目标,市委编办与部门逐个事项对接研究,列出攻坚任务清单,分批落实部门间办事“一次不跑”事项。目前,已实现“一次不跑”事项131项,占总事项数的28.6%。
市委编办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协同推进,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与数管中心进行分析研究,利用OA平台开发办文、办会、办事“一次不跑”功能模块,预计可以新增“一次不跑”事项261个,除涉密和需要现场协同勘测事项外,“一次不跑”事项实现率可以达到90%,办件量256973件。
除了实现“一次不跑”,市委编办还在提升部门之间办事效能上下功夫,要求各单位对梳理出来的部门间办事事项及流程进行重新论证,通过减少环节、变串联为并联、容缺受理等方式,进行办事流程再造。对办事材料能合则合、能减尽减、能取消的一律取消。经过研究和论证,义乌设定了办事时间标准,推行部门间办事“13510”办结制,即单个部门办理事项一般1个工作日内办结,多部门联办事项一般3个工作日内办结,需班子集体讨论事项一般5个工作日内办结,需要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的事项(不含需集体讨论事项)一般10个工作日内办结,倒逼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减少办事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等途径压缩办理时间。
改革后,取消审核环节事项41项,如信用情况审核和企业经营情况审核等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取消协同部门的审核环节;116个事项可以实现即办,如领导外出审批、组团外出审批,由原来的“根据工作情况确定办理期限”改为“即办”。
根据部门间办事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市委编办认真指导各单位按照事项梳理结果,编制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图,至简化设计事项申请表单、受理回复单,极大程度地节省了花在申请报告、备案报告上的准备时间,推动“一次不跑”向办得快、办得好纵深发展。目前,已设计制作37个表单,如通过制作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市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表,原来部门至少需要1天准备各种情况说明材料,改革后,通过表单申报只需要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