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知百家事 暖百家心 义乌社区工作者: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发布时间: 2019-10-31 09:09:4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余依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徐嘉谦在统计报表

邓红娟给志愿者上社工培训课

工作中的成留春(右一)

  中国义乌网10月3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余依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社区工作的真实写照。目前,我市94个社区,共有495名社区工作者,社工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进行专业化“诊疗”,他们的存在有效地延伸了公共服务的“触角”。

  社区工作非常琐碎,总有数不清的家长里短。是什么让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保持“初心”,做群众的贴心人呢?连日来,记者走近几位扎根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者,记录他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体验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与奉献。

  向阳而生,做社区活动的“眼睛”

  “让我试一下,上次也出现过这个情况……”走进江东街道塔下洲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刚接待完检查组的徐嘉谦,正在帮同事调试打印机。“80后”的徐嘉谦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看上去就非常的干练。

  2018年底,通过招考,徐嘉谦如愿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知道,为居民服务,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需要的是爱心、耐心和热心。

  提起徐嘉谦,家住信联小区的陈奶奶赞不绝口。“小姑娘踏实肯干,社区里有活动都会邀请我们去参加。”原来,陈奶奶的儿子罹患尿毒症,家中八九岁的小孙女一直是老人在照料。通过网格员得知陈奶奶一家的情况后,徐嘉谦当即向社区反馈情况,社区内开展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都会邀请陈奶奶的孙女参与,不收取一分钱的物料费。为此,年过花甲的陈奶奶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陈奶奶说:“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成为一名环保的宣传员。”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渐渐地,徐嘉谦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多面手”———哪个老党员有多久没走访了,哪个老人生病了,哪个低保户家里又缺生活用品了……数不清的家长里短、酸甜苦辣,连在一起就是她每天的工作内容。

  徐嘉谦在社区里主要负责党务工作,与此同时她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每次社区活动我都会跟去拍照。工作累的时候,我就会翻阅社区活动的照片,看着居民们脸上幸福的表情,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保持“初心”,当群众的贴心人

  出租房安全,要管;小区环境卫生,要管;邻里纠纷,要管……社区的工作很繁琐,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主任成留春却从未心生懈怠。在他看来,这些“小事”关系着家家户户的幸福感。他把居民当成家人对待,把“烦心事”当成“家事”处理。每次看到当事人打开心结,他就特别高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若是没有居民找上门,反而有些不习惯了。”成留春说。

  “侬好,夜饭赛过米?哈哈哈哈……”夜幕降临,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鸡鸣山社区辖区在册人口3500余人,流动人口达2.5万人,其中有包含29个少数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群众2082人,以及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员1388人,是个多国籍、多文化、多元素的复合型社区。成留春告诉记者,为了让小区居民与外国友人相处更融洽,小区邀请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中文培训班。

  “每天晚上都会有三四十个外国学员过来上课,课堂氛围非常好。”成留春说,以前小区去检查出租房安全,一些老外因为语言不通,门口都不愿意开,现在工作人员上门,老外们还会热情地招待起工作人员。

  目前,鸡鸣山社区正在争创红旗小区,成留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社区长效管理建设上。绿化中的枯枝垃圾少了、集中晾晒区更整洁了、楼道杂物少了、小区道路不再拥堵了……这一切都被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只有真诚地倾听,有效地沟通,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寻得发展良策。”成留春表示,社区工作就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而这种服务永无止境。

  坚守情怀,把“热爱”做成事业

  在稠城街道,大家对邓红娟并不陌生,倒不是因为她稠城街道胜利社区党委副书记的身份,而是在义乌多个社会组织,都能看见她活跃的身影。

  2013年,邓红娟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作为义乌公益爱心团体项目公益督导,邓红娟不仅成功孵化了19支志愿者队伍,培训了269名市民志愿者骨干,培育了“薪火”“心桥”两家社工机构和义乌市百灵艺术团,还积极推进“三社联动”,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因为工作成绩显著、表现突出,邓红娟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省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

  “以前,我觉得社区工作都是单一高效的,现在我感觉所有的社区工作都是相关联的、慢节奏的。”邓红娟处事雷厉风行,接到任务或工作,都是集中火力,快速完成。通过社工项目的实践,她反思了很多,“我们前段时间做的贫困家庭调查,看起来就是一个信息登记、核实的工作,现在我会抽时间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了解这个家庭的现行境遇为什么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邓红娟告诉记者,适当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开展专门针对此类问题的兴趣小组社工项目。

  前阵子,义乌市百灵艺术团演出了一场晚会,邓红娟在台下哭成了泪人。“2013年我鼓励绣湖广场上的大妈走社会组织之路,那时候的团长才60多岁,转眼间就到了古稀之年,她们都还在岗位上坚守。”邓红娟最为欣慰的是,志愿骨干人员从原来3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人。“现在,想散也散不了。”

  心有所愿,行而成立。在邓红娟看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对工作有高度认同感,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还可以在工作中收获许多意外之喜。哪怕是收到被服务者的一句感谢,对像邓红娟这样兢兢业业的社区工作者来说,都是最高的奖赏。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