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能臣儒将 济世英贤——纪念吴百朋诞辰500周年

发布时间: 2019-12-27 10:10:2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吴晓/文 记者 华青/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吴百朋塑像。

  中国义乌网12月27日讯(吴晓/文 义乌商报记者 华青/摄)五百年前的6月29日辰时,义乌南山山麓大元村的一户塾师之家诞下一个男婴。这孩子天资聪颖,8岁能写一手好文章,29岁赴京殿试,金榜题名登三甲进士。此后任职大江南北,驰骋抗倭战场,政绩战绩卓著,历任知县、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等,直至兵部侍郎、刑部尚书,万历皇帝曾赐御联一幅以作嘉许:“德尚中行副朕心之简托,才堪大用信济世之英贤。”这位义乌先贤,就是明朝一代能臣、儒将吴百朋。

  吴百朋原名“吴伯朋”,明嘉靖皇帝朱厚熜赠御笔“去人从百”,遂改名为“百朋”。关于吴百朋的事迹,史书多有记载,民间流传的故事更多。

  他是一位特别会办事的能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心为民造福。嘉靖二十七年(1548)八月,吴百朋初入仕途,出任江西永丰知县。当时的永丰县地处穷乡僻壤,经济落后,民风粗犷悍野。他注重调查研究,重农桑,兴水利,办公学,倡孝悌,劝民风,戒争斗,禁偷盗,省诉讼,减刑罚,深得当地民众拥戴,“丰民视吴侯如家人矣!”(《永丰县令尧山吴侯脱靴碑记》)公务千头万绪,他则常常抱病处事,许多公务“卧床断之”。三年后政绩考核为“最上考”,上报朝廷,不久即予升迁。离任时,永丰父老乡亲依依不舍,效“扳辕卧辙”典故,恳求他“留靴以存永思”。后南京太仆寺少卿吕怀曾撰《永丰县令尧山吴侯脱靴碑记》,记下了这段感人故事,传颂至今。

位于江东街道大元村南部的吴百朋纪念祠。

  吴百朋与戚继光生活于同一时代,为抗击倭寇、平定内乱、巩固边防立下了不朽功勋,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儒将。

  明朝中期,倭患猖獗。吴百朋虽为文官,却熟读兵书,善于用兵,有勇有谋。指挥战役150余战,杀敌无数,战功赫赫,足迹遍布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其指挥若定,胆略与勇气过人,“扬州之战”就是一例。

  嘉靖二十九年,倭寇万余人,突侵瓜州(现瓜洲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最南端),直扑扬州。倭寇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百姓深恶痛绝,而地方官束手无策。吴百朋接到告急文书,立即飞檄调集兵马,驰援扬州。吴百朋抵达城下,见难民数万,望城号哭,哀求入城。而扬州郡守下令已“阖门者三日”,拒纳难民。吴百朋出示印符文书后,方获入城,气喘未定,当即指责诸官员:“何以拒民不救?”遂下令“开城纳民”。吴百朋临危不惧,神色自若,调兵遣将,从容不迫,“众皆服之”。

  薄暮时分,倭寇前队5000余人兵临城下。吴百朋分析敌情后,决定以攻为守,主动出击。遂挑选3000名精锐兵勇,乘倭寇立足未稳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城掩杀。倭寇猝不及防,兵营大乱。明军奋勇争先,斩倭首4000余级。残敌闻风丧胆,“远遁”而去,从此对扬州城不敢觊觎。

吴百朋府第。

  朝廷论功行赏,扬州督抚以下诸官员悉受不同程度处分,唯吴百朋受嘉奖,诏赐金帛。他则将所赐之物,悉数奖励下属。扬州之战,朝野震动。家乡父母官、时任义乌知县的汪道昆闻讯后,欣然赋诗为吴百朋祝贺:“使君宝剑七星明,截海扬帆断巨鲸。”扬州百姓更是感念吴百朋救命大恩,立“吴公生祠”以纪念。

  吴百朋为官数十年,清正廉洁,一生俭朴,关于他清廉的故事极多。他所居房屋甚是简陋,仅能挡风避雨。督工建造大明堂楚邸,以吴百朋廉能,屡有赏赐,他“辄封识藏之”,离任时又悉数奉还。抚三镇时,严冬巡视他拒穿华袍,部属也因之不敢穿绣服。巡抚虔州,抗倭平乱六年,离任时,将其按例应得的“逾额者十七万金”悉数交还国库,告别时单车就道,一无所携。其清廉之德深得部属及民众赞佩。

吴百朋生平纪念碑。

  吴百朋生性耿直,疾恶如仇,铁骨铮铮,刚正勇为。敢与权贵作对,为民请命,不计个人得失。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兵事防务松弛,弊端多多。吴百朋查出大帅马芳贪污兵饷、中饱私囊等诸多不法之事,便义无反顾,上疏弹劾。而对敢于为民办事的官员,则竭力予以保护。嘉靖四十二年,海瑞调任赣州兴国知县。兴国地薄民穷,吏治腐败,积重难返。海瑞针对当地实情制定《兴国八议》,以厘清宿弊,发展生产,但遭到地方恶势力的阻挠,海瑞上报巡抚吴百朋,得其大力支持,不久兴国大治。吴百朋知人善任,大力举荐,使海瑞得以重用。

  关心家乡,造福桑梓。晚年因父丧回籍守制期间,见义乌城东的东江桥毁圮已10余年,阻隔交通,十分不便。吴百朋大力倡导修复,自己节衣缩食,主动捐献一大笔俸银相助。旧《义乌县志》之《东江桥重修记》记录了这段史实。

  因政绩突出,战功卓著,万历五年(1577),升任刑部尚书。次年,因积劳成疾殉职于任上,时年六十岁。万历皇帝派官员护送吴百朋灵柩归葬义乌故里青龙山,谥“襄毅”。

吴百朋集。

  斯人虽逝,但功德馨然,昭传后人。此后数百年,义乌大元村的吴氏宗族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相继涌现出一批可圈可点的人物,如倪仁吉(吴之艺妻,画家)、吴大缵、吴存中、吴之器、吴之文等。如今的大元村,民风淳朴,古建密布,曲水环流,别具一格。

  吴百朋是义乌历史文化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品格和精神,是义乌的历史遗产,是“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的集中体现。他是民族英雄,是鞠躬尽瘁、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因此无论从其功绩、品格,还是历史影响上说,都是值得纪念,加以光大的。今天追思吴百朋的从政业绩与人生轨迹,对于激励后人求学上进、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意义很重大。吴百朋的功绩、地位和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作为抗倭名将,他善于用兵,英勇善战,指挥战役150余战,杀敌无数,战功赫赫,其功绩值得追念;一个贫寒的塾师之家的孩子,如何成长为一代儒将,有何借鉴之处,值得总结与思考;作为朝廷高官,吴百朋是一位会办事、办实事的能臣,他的品德、理政思想等,都值得研究。

尚书第照壁是刑部尚书吴百朋府邸的一部分。

  笔者建议成立“义乌市吴百朋研究会”,全面整理吴百朋相关资料,撰写生平事迹,进一步研究其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及其在抗击倭寇、抵御外族入侵战役中的军事谋略,整理出版吴百朋研究文集等。同时,呼吁有关单位尽快对吴百朋故居———大元村“尚书府”实施保护与修复。尚书府占地约10余亩,经历四百余年的风雨沧桑,房屋老旧,破损严重,岌岌可危。如果任其陨灭,十分可惜,应尽力保留下这宝贵的历史印迹。

  义乌精神是一代代生活在乌伤大地上的群体生命实践的凝聚与升华,包含着诸多杰出先贤的智慧精华。吴百朋的精神和品德与今天我们所要秉持的现代精神操守是完全可以对接的。义乌精神、百朋精神,必将在现代义乌的伟大建构中大放光彩,发挥效用。

  (作者为义乌大元吴氏裔孙,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