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25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王时倩)今天(1月25日)大年初一一早,比新年祝福来得更早的,是部门领导的一条任务信息:义乌医疗队出征,十点。
短短几个字,我却深感任务“特殊”。
并非是因为大年初一的突发采访,难以给一年到头盼着我多在家的爸妈、女朋友开口,而是这一次我要去见的人,是当前危难的守护神,代表义乌驰援核心灾区,更是义乌的骄傲。
10点20分义乌市中心医院
“我已经与2个孩子道过别了”
约了10点采访,但即将出征的义乌市中心医院ICU副护士长张杨久久没有出现,“可能还在病区做交接。”
果然,刚踏进4楼的ICU,张杨正在给一名病人做一些基础护理,“交接之前几个病人情况我再叮嘱一下。”
张杨正在为病人做基础护理
几分钟后,她走出病区,笑着先对记者道了声“新年快乐”,言语显得十分轻松。“昨晚刚吃完年夜饭,医院群里发来通知,希望有经验、能力强的人报名,一看到通知我就跟一旁的老公说,我要去。”张杨说,老公的回答也非常爽快,说“你去吧”,但当她在群里报完名后,老公又补了一句“我以为你开玩笑的”,随后便沉默了。
今年36岁的张杨,有一个6岁的女儿、一个刚刚2岁的儿子。她告诉记者,临时做出的决定,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最大,为此昨晚她与女儿边看春晚边聊了很久,孩子也非常懂事,“支持妈妈当个大英雄”。
义乌市中心医院为张杨送行
“另外,我遗憾比较大的就是,本打算利用春节唯一一天的调休,去给前些年过世的父亲拜个年,可惜……”说道这里,张杨有些哽咽。
记者了解到,张杨毕业于复旦医学院护理系,有15年的一线护理经验,“我对于这次疫情的控制很有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自信,并且之前经历过甲流、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她说,去了之后只要做好自身防护,没什么好怕的。
13点 义乌中医院
“90后是一颗充满活力的螺丝钉”
相比经验丰富的张杨,义乌中医院内二科护士尧凌虹就相对年轻,90后姑娘在见到记者后便打趣道:“我还没成家,父母身体也很好,没啥后顾之忧”。
尧凌虹正在为病人量血压
尽管年纪轻轻,但尧凌虹在义乌中医院已有7、8年的一线护理经验,对于此次毅然驰援,小姑娘自诩为一颗充满活力的螺丝钉,此时国家正需要!
记者了解到,尧凌虹来自江西,与哥哥一同在义乌工作,本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今天回老家,“平时也就一年回去一趟,今年刚好外婆80大寿,就想和哥哥一起回去。不过昨晚院里征集志愿者(驰援武汉),我想我可以胜任!”将这一消息告诉老家的父母后,尧凌虹坦言,自己不出意外地获得了支持。
“我对自己的业务技能很有信心,我也相信,这一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咱们春天见,一起来我们医院看樱花!”尧凌虹说。
14点30分高铁上
“条件符合我就在一线”
除了2名女护士外,义乌中医院还有一名91年的检验科医生黄爱红也将随队奔赴武汉,考虑到离家较远,他在年前就已请了假开车回老家过年,但昨晚院群中的号召,黄爱红同样积极响应,临时买了车票返回义乌。
义乌市中心医院护士群
采访时,黄爱红正在疾驰的高铁上,他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开车回去过年,载回一车“家人的爱”,但这次事发突然,他将车子丢在了老家,背上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便启程了。
“我没有告诉爸妈,怕他们担心,因为我是独生子。但是只要需要我,我就肯定在一线”黄爱红说,临走时,他只是说了句“医院人手不够”,父母也就理解了。
按理说,检验科有时候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黄爱红认为,只要是去了灾区,风险就必然存在,做好自身防护,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降低风险的办法。
记者了解到,义乌首批驰援武汉的3名医护人员将在全面接受防护培训、体检后,于明天(大年初二)出发前往武汉。
驰援武汉前的培训
医护人员接受如何穿戴防护装备的培训
期待他们平安归来!
【记者手记】
疫情当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
义乌广大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主动放弃休假,投身到一线防疫工作中;不少企业主动捐赠物资,为灾区送去“义乌温度”;更有千千万的义乌市民,主动响应号召,放弃春节聚会,守好自身“防疫关”。
有人说,这是属于2020年的“年味”,是全国上下一心的团结味,与举家同桌一样让人觉得温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坚信,这些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白衣战士一定能够不负韶华和使命,为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寒冷的冬天来了,明媚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