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婷)4月1日,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的《浙江省地方标准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正式实施。
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外卖配送链优化升级,“无接触配送”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无接触配送”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执行?此次公布实施的“浙江标准”给予了明确。
“该标准规定了网络订餐配送的配送箱(包)、配送人员、配送流程与要求、日常管理等内容,适用于网络订餐配送食品安全相关操作,电话订餐的配送也参照这个标准执行。”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标准规定,配送箱应对人体完全无害,具有气密性、缓冲性、保温性、耐热耐低温等特性,内外表面要干净,无破损、无附着物、无油(汤)渍、无泡沫和异味。同时,每天都要清洗消毒,并给出清洗消毒的具体方法。
在配送人员方面,配送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个人卫生培训,培训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同时应持有效健康证明,在显著位置佩戴每日健康情况展示卡(证),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同时,标准对配送流程进行了规定,重点对食品打包、无接触配送、外卖封签等做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明确了配送过程中三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要求送前准备环节宜标注“尽快食用”等消费提醒或标注加工制作时间、食用期限;宜在食品外包装封口等位置使用外卖封签等。取餐应现场检查外卖封签的完整性;配送冷热食品时宜采用保温措施;宜采用无接触取餐等。送餐应采取必要的防尘、防雨等措施;保持外卖封签完整,配送箱(包)不宜直接落地;随身携带配送箱(包)配送;消费者检查外卖封签完整性;无接触配送至指定位置等。
此外,标准也对提供配送服务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和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作出明确规定:应加强对网络订餐配送日常管理,要求如实、完整记录网络订餐的订单信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3年;建立投诉处理制度;收集并处理意见与建议等,并分析改进。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重点对餐饮服务场所的食品安全进行重点监管,对第三方订餐平台所有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持证经营、亮照上线,订餐平台进行备案管理。”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网络配送环节有了执行标准,他们将积极做好标准的宣贯,鼓励企业对照标准做好网络订餐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