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4日讯(见习记者 武亚东 编辑 童荟颖)连日来,“江苏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成为网民议论的话题。记者从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今年以来,义乌也曾出现市民因蜱虫咬伤而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布尼亚病毒的案例(以下简称发热伴布尼亚病毒),目前已全部治愈出院。
“怪病”缠身 难治愈
6月底,家住义乌后宅街道的老方突然出现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8.8℃。老方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扛一扛就过去了,但高烧一直不退,还出现了体寒、拉肚子、食欲不振等情况。起初,老方进行了抗感染、消炎等治疗。经过几日治疗,他的病症并没有得到缓解。
老方又来到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检查。根据血液检验报告显示,老方白细胞只有1.12×10^9/L【成人正常值:(4.0~10.0)×10^9/L】,血小板也已经掉到了58×10^9/L【正常值:(100~300)×10^9/L】。“综合病人的居住环境、症状表现、检查指标,我们高度怀疑是‘发热伴布尼亚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蜱虫病’。”义乌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楼莲青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随后,老方的血样第一时间被送往市疾控中心检测,被确诊为感染发热伴布尼亚病毒。经过近10天的治疗,目前老方已治愈出院。
蜱虫叮咬 严重可致死
蜱,俗称蜱虫,民间也有“草爬子”“狗豆子”“牛八脚”等称呼。蜱是一钟体表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部分种类可侵袭人体。我国目前有100多种蜱,主要可分为硬蜱和软蜱。“蜱在没有吸血时,通常只有绿豆大小,一旦吸饱了血,可与黄豆甚至指甲盖一样大。”义乌市疾病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管医师楼挺介绍。
蜱虫主要栖息在树林、草地。喜欢附着到动物身上,目前义乌最常见的蜱虫品种为长角血蜱、中华硬蜱、镰形扇头蜱等品种。楼挺说:“蜱叮咬人时会分泌一种使人麻醉物质,让人感觉不到疼痛,被蜱叮咬后,一些人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等过敏性反应,当然也有无症状者。”
蜱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以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Q热、无形体病、巴贝斯虫病、莱姆病、野兔热等多种传染病。我国各地包括浙江省也都发生过因蜱虫叮咬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终因器官衰竭而去世的案例。
夏季谨防 蜱虫咬伤
义乌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夏季在野外游玩时可在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驱蚊液或花露水等;不要随意在草地上躺卧;进入林区时,最好穿长裤并扎紧裤腿,尽量不要光脚在草丛中走,可穿连帽衣或带上帽子;野外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自己或相互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蜱爬上或叮入;此外宠物也要定期进行洗澡,检查是否有蜱叮入,发现蜱爬上或叮入要及时处理。
“有些市民发现蜱虫叮咬后就自行处理,如若处理不当,也会使毒液加速扩散。”楼挺说。市民发现自已被蜱叮入后,切勿生拉硬拽,以免将蜱头部留在皮肤内,更不要用手将蜱虫捏死;尽量不要接触蜱虫体液,如用手与蜱接触后要及时做消毒处理;发现被蜱虫叮咬应及时去医院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