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峥嵘岁月堪回首 百年薪火传真理

发布时间: 2020-08-23 08:50:1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记者 王月 实习生 施敏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方寸见证光辉历史,邮票展现百年辉煌。昨日上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义乌分水塘村举行。这枚规格为50×30毫米的邮票,于方寸间展现了陈望道先生在柴房内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景,展现了《共产党宣言》首译版书籍图案,再现了红色经典诞生的光辉历程。

  《共产党宣言》是一本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巨著。100年前,《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在分水塘村诞生。28岁的陈望道先生在两个多月里,不分昼夜,完成了翻译工作。该邮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由著名邮票设计师李晨设计完成,并有“义乌分水塘”的字样。邮票分为两部分,左侧是《共产党宣言》首译版书籍图案;邮票右侧再现了红色经典诞生的光辉历程,陈望道先生一手拿着粽子,一手持毛笔,专心致志地进行翻译工作时误把墨汁当红糖。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讲述这个故事,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青年陈望道

  当仁不让翻译《共产党宣言》

  时光倥偬,化百年为一瞬,回溯历史长河的足迹,将时间的刻度条拉回到1919年。当时年仅28岁的陈望道在五四运动爆发后匆匆从日本回到了国内。经推荐,他来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科教员,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然而1920年3月下旬,因改革酿成的“一师风潮”,陈望道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就在此时,陈望道接到上海《民国日报》社经理兼副刊《觉悟》主编邵力子的来信。陈望道不仅与邵力子有同乡之谊,且常为《民国日报》撰稿,两人为莫逆之交。好友来函,自然欣喜。展开函札浏览,陈望道不禁喜上眉梢。原来,邵力子在信中称,《星期评论》周刊主编戴季陶约请他为该刊翻译《共产党宣言》。

  收到这份邀约让陈望道既感意外,又觉兴奋。《星期评论》与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因介绍、研究国内外劳工运动,宣传社会主义和其他新思潮,被时人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能够获得周刊主编戴季陶的认可,令他喜出望外。

  与此同时,在“一师风潮”发生后,陈望道也不断地在反思中获得了新的感悟:对待任何事物,不能简单凭借“新”与“旧”来加以肯定或否定,应当有更高的判别准绳,那便是马克思主义。打定主意后,陈望道赶忙提笔给邵力子复信。不多时,上海方面向他提供了戴季陶自购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以及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作为翻译底本。

  带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向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陈望道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

陈望道在伏案工作。

  伏案忘我“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并不陌生。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陈望道留日时,结识了日本进步学者河上肇、山川均等,阅读过他们翻译的部分马克思主义著作。“五四”前后,他也曾在《每周评论》《国民》等进步期刊上阅读过《共产党宣言》零星摘译。只可惜,《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通译文一直阙如。

  1920年2月中旬,陈望道回到了分水塘村。适逢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陈家亦然,为避开各种干扰静下心来专注译书,陈望道躲进了离住宅不远处的柴屋内。

  此屋由于堆放柴禾,平日少有人前往。陈望道便带着几样简单的生活物件和文具,在此暂居。柴房里既没桌子又无床,他就把一块铺板架在两条长板凳上,工作时,把文房用具摊在铺板上,潜心工作;困了乏了便往桌板上一躺,权作休憩。义乌山村的三四月份正是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柴房中更添几分寒意。可陈望道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孜孜不倦,除了短暂的睡眠,再无分神之事。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都由母亲送入房中。

  眼见儿子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人都瘦了一圈,陈母心疼不已。一日,她特地包了几个糯米粽子,外加一碟义乌特产红糖,送去给儿子吃。“粽子是刚出锅的,蘸蘸红糖,赶快趁热吃。”陈母搁下吃食,反复叮嘱道。陈望道“嗯”了一声,却还在低头写字。为了不打扰儿子,陈母便转身离去了。

  过了一会儿,陈母前来询问粽子甜不甜,是否还要添些红糖。“甜,非常甜”,陈望道的答复很是利落。而后待到陈母进屋收拾碗碟,见到儿子嘴唇周围乌黑一片时,先是大吃一惊,再一看桌上的碗碟,她不由笑出声来。原来,陈望道太过专心,竟错把墨汁当红糖蘸。

  陈望道埋头苦译,用平常五倍的速度工作,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后来,由于《星期评论》停刊,《共产党宣言》译稿的出版费了一番周折。但好在得到了陈独秀、李汉俊等人的支持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资助,几经磨砺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终于在1920年8月首印,共计印行1000册。首译本封面印着红底的马克思半身坐像,内页用5号铅字竖版直排,无扉页及序言,亦不设目录,风格简洁。

  动荡时代与复旦师生风雨同舟

  随着《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问世,“共产主义”来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从此点亮了这个东方古国,“陈望道”这个名字一时间在国内进步青年组织中传开。同年9月,陈望道被安排到复旦国文科工作,并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研讨中国社会的改造问题。

  回顾陈望道的一生,名声远扬、荣誉甚多,他既是社会活动家也是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但对复旦师生而言,他更为亲切的身份则是抗战时期与学生共患难的复旦新闻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首位校长。

  1920年陈望道走上复旦大学讲台,中途因保护学生被迫离开近10年,总共在复旦执教47年,担任校长25年。在校期间,陈望道一直致力于新闻学的推广与发展,不但一手促成了复旦新闻系的成立,还广开研学,引入新思想,创办新闻馆,使其成为该校民主力量最强的一个系。

  在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复旦大学随着国运坎坷而颠沛流离。为了给学生继续上课,学院几易其址,艰难求生。1937年上海沦陷后,复旦大学部分师生被迫迁至重庆。可战火连绵,再次殃及学子,战机再次炸毁了部分校舍。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场所问题,时任复旦新闻系主任的陈望道,发起面向社会募捐的新闻馆创建计划,四处借钱筹款。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都是买个烧饼、喝杯水就算吃饭了,晚上则睡在朋友家的床板上。一年后,一间面积400平方米的新闻馆终于落成,“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在这里,陈望道带领复旦学子“宣扬真理、改革社会”,鼓励学生“有胆有识、学有专长”,用自己的力量向时代发出怒吼。直到1946年6月,复旦大学终于迁回上海。

  回迁后的复旦大学,在教育界声名鹊起。国民党为了控制舆论,不但派遣特务对复旦学子进行迫害还妄图将复旦大学迁往台湾。为保护学生和校园,陈望道再次挺身而出,带领上海地区大专院校教授成立了“大学教授联谊会”,配合中共地下党保护进步学生;带领复旦大学师生员工成立应变委员会,努力做好护校工作,以迎接解放。

  1949年4月,国民党大肆逮捕屠杀爱国人士,陈望道被列入黑名单。复旦中共地下党组织通知他即刻转移,躲藏至5月25日终于迎来了上海解放,陈望道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首位校长。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