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 王刚 摄
“我觉得义乌这么吸引人,不止是大家喜欢在这里做生意,更因为这里对所有人都十分包容,在汉语里这叫‘一视同仁’。”在浙江义乌经商近20载的伊朗人哈米说。
“包容”——是许多外国人提到义乌时,首先会“蹦出”的词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地处浙江中部的县级市一步步成为链接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汇聚于此,“包容”背后,是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融”之道。近日,记者走进该市的“联合国社区”及国际商贸城等地,亲身感受当地多元文化融合下的“五洲同乐”景象。
“联合国社区”:“社区很温暖,城市很安全”
哈米对于义乌的“认同”,多少源于一个特殊身份——“国际老娘舅”。
2003年起,哈米开始在中国做生意。4年后其在义乌创办了一家贸易进出口公司。会波斯语、英语、土耳其语、日语、西班牙语、汉语6种语言,加上一副天生的“热心肠”,让哈米成为不少外籍友人在当地的“求助对象”。
哈米所在的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流动人口达2.5万人,其中包括了中国29个少数民族的2000余人,以及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0人,是个多国籍、多文化、多元素的复合型社区。
在这个“联合国社区”里,小到买电话卡,大到申请注册公司、调解矛盾纠纷……哈米主动承担起“志愿者”身份。如今他还被聘为社区的消防安全宣传员、邻里纠纷协调员。
“过去别人帮助了我很多,如今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这座城市的善意。即便只能帮上小小的忙我也很高兴,因为这是我的社会责任。”哈米说,“社区很温暖,城市很安全——这就是我们的义乌。”
“这里的人们不仅包容还都很热情,在这儿还能接触不同的文化,特别有意思。”来自乌克兰的艾妮也是鸡鸣山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她日常会教社区的外籍儿童汉语,教中国儿童英语,在这个小小社区种下国际化的“种子”。
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说,有了哈米、艾妮这样的“得力助手”,也让这个“联合国社区”愈发和谐。
“疫情期间,这群国际友人还组成了‘联合国防疫志愿服务队’,帮助社区一起服务隔离的百姓,成为严守防线的中坚力量。”何文君说。
发挥社区资源的多元优势和民众的自治作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和谐共融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正在此初现雏形。
“世界超市”:涉外调解中感受“包容”力量
走进义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国际商贸城,来往客商大多都是不同肤色的外籍面孔。
作为“世界超市”,义乌经济外向度较高,该市范围内有3000余家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在义乌深入开展,和“义新欧”班列的开通,各种涉外民间交往活动更加频繁,涉外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
为了给中外客商营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义乌创新设立了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我们特别引入通外语、精贸易、有信誉的外籍调解员参与纠纷调解,破除了语言上的障碍,更增加调解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陈津颜说,“这一方面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商得到了公平公正的调解,优化了义乌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也促使外籍调解员进一步了解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共赢结果。”
如今,该调解队伍已成功调处涉外纠纷1000余起,涉及金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
“我还有一周就要正式上岗成为一名调解员了,心情很激动。”来自印度的尼罗斯说。他坦言,过去在外贸交易中,常遇到语言沟通、产品质量等问题产生的涉外纠纷,与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几番接触下,其感受到“包容”的力量,萌生了参与其中的念头。
“政府还会定期了解、解决外国人在经商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时还让我们为城市发展出主意,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住在义乌的自豪感。”尼罗斯说。
这份自豪感背后,源于不同人的需求得到了正视及满足,其加速了“外来居民”文化融入的步伐。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义乌正成为越来越多“地球村村民”的第二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