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13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刘蓉) “老板娘好漂亮哦”“我家小孩只爱吃你家的牛肉”“谢谢送我一袋牛血”……在义乌商贸区菜市场的11号摊位前围满了不少市民,一位笑容甜美、说话柔声细语的小姐姐正在麻利地砍牛肉。
市民杨先生是这家牛肉摊十几年的“回头客”了:“从前都是‘老太婆’在卖,我们附近的人只认准她们家的!原汁原味!靠谱!”杨先生口中的“老太婆”便是这位小姐姐丈夫的奶奶——吴爱贞。
吴爱贞是义乌上溪人,在这边卖了25年牛肉。最开始,这家店本来是她婆婆经营的,她婆婆后将手艺传给了她。而随着年岁渐长,近几年摊位大多交给了她的儿媳及孙媳打理。至今,已传承了四代人。据了解,她的摊位“老太婆黄牛肉”每天能卖上两三百斤,不仅是义乌人眼中的“网红店”,还香飘千里,有不少东阳、磐安等周边县市的顾客慕名而来。
中午,牛肉摊边的顾客才少了些,小姐姐终于空下来。这位出生于1994年的小姐姐名叫余夏晗,2017年,她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和牛肉打交道了。借着“老太婆”的名声和口碑,每天来她这边选购牛肉的顾客络绎不绝。
剔筋膜、切牛肉、砍牛肉……十分娴熟,但白皙纤细的双手也留下了不少“时间的证据”。和其他爱美的女生一样,余夏晗也很注重外表,但在工作中,她始终衣着朴素。“我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坚守好奶奶的心血——‘老太婆黄牛肉’。
做美甲和搽护手霜是不可能的了。”余夏晗爽朗地笑了:“我们一家四代人只坚持一件事,就是卖好品质的牛肉。”
每天凌晨4点,余夏晗和丈夫吴子航便会起床。等牛杀好,她和丈夫就对牛进行分解,并细心剔除筋膜,分成两份。一份是余夏晗直接拿来卖的生的牛肉,一份是丈夫准备拿来煮熟的牛肉。
“原汁原味”是他们家顾客评价最多的四个字。“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我们一般要把好四道关。”余夏晗介绍,我们家的黄牛肉精选食材,不注水;用清水煮,不卖过夜肉;此外,柴火慢炖近5小时,让牛肉口感更软糯;为保证牛肉自然清香,我们家的黄牛肉自然风干。
余夏晗不仅是菜市场里最年轻的摊主,也是婆婆眼中最贤惠能干的媳妇,更是义乌千千万万个勤劳向善的女性群体的一个缩影。“不论什么行业,都需要年轻一代来传承。”多年来,为留住质量和口碑,他们家一直坚持古法制作,四代人坚守的,不仅是最初的品质,更是诚信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