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方维 正文

开路先锋⑧义乌佛堂:“一核两翼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正在“蓝图变现”

发布时间: 2021-12-30 18:43:25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方维 编辑 童荟颖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2月30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童荟颖)“乡村振兴、新村图强、村民共富”,在义乌佛堂,“乡村人气”正在变为“真金白银”,多的是一道道可以“变现”的好风景。

  产业富民:奏响一“曲”酒香“致富歌”

  千百年来,稽亭村人曾以善作红曲酒闻名,但近年来,受现代工艺的冲击以及手工艺人传承断档等所致,这门手艺也日渐式微。与此同时,稽亭村村集体来源单一,长时间以来村集体经济处于收不抵支的状况。

  今年,在镇里的指导和帮扶下,稽亭村确立了振兴红曲产业这一项目。目前,该村已以村集体名义注册了“稽亭红”商标,确定了品牌,并建造了红曲展览中心、营销中心。一条红曲副产品产业链为稽亭村集体经济带来质的飞跃。

  目前,村里专业制作红曲的农户有20余户,每年能卖出红曲3000多担,户均年增收10余万元。由于制作的红曲品质上乘、货真价实,稽亭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红曲专业村。

  每年夏秋季节,佛堂镇千年古村稽亭就成了红色的海洋。而到制曲时节,村里便“曲”香四溢,从安徽、丽水、台州、金华等地赶来的采购商络绎不绝,争相购买。走进稽亭村“红曲姑娘直播间”,村里的青年委员倪玉芳正端着新酿的红曲黄酒向直播间内观众推荐。“土法做的红曲味道更正,更利于酿制好酒,但是供不应求。来得晚了,就要等下一批了。尽管25元一斤的价格,也相当抢手!”倪玉芳说,佛堂届时还会在佛堂老街设置青年委员项目特色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在倍磊老街设置专营店,集全镇之力推动稽亭开拓市场,助力村民奔“共富”。

  生态富民:播种“一片稻田”的“共富梦”

  龙溪村无疑是佛堂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近年来,龙溪村实现了“富起来”“美起来”“强起来”,走出了属于自己乡村振兴新“路子”。

  走进龙溪村,农业“标准地”改革带来的美丽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这也给村庄和村民带来了新的致富路。“道路、水渠整齐划一,一望无际的稻田风景如画。”丁祥兴说,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一片稻田”竟能为带来的一个村庄如此“蝶变”。

  打好“优势牌”,吃好“生态饭”。凭借“无中生有”的魄力,小六石已经成为佛堂乡村振兴的典范,从而带动了龙溪村的整体发展。丁祥兴介绍,为更好地挖掘龙溪旅游发展潜力,充分带动三产融合,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龙溪村以入股、集资等方式成立龙溪村众创旅游公司,不仅重点开发村内农旅项目,还参与投资村中卡丁车乐园、水上乐园等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目前,龙溪村的农旅项目以山、水、田、林为生态本底,充分挖掘各自然村的优势资源,以原色田园、原味乡村、原生绿谷三大板块为基调,发展智慧农业农耕文化、研学乡旅、文创康养等项目,打造一个集乡村共享、作物丰富、休闲生活、快乐游玩、绿意盎然的‘龙溪绿谷’。”丁祥兴表示,当前,该项目已陆续引进红绿蓝花卉基地等农旅企业,布局“农业+多要素”的模式,从而带动龙溪村生态旅游项目朝高质量方向发展,盘活集体土地资源,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长效机制,带动村民致富,乡村振兴。

  同时,龙溪村农旅项目还引进了部分高科技农旅产业,涉及种植、养殖、水果、蔬菜等品类,与小六石固有的旅游资源形成有机融合,将原有旅游项目打造成全新的消费场景,带动龙溪村生态旅游项目高质量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致富”向阳花开迎客来。在龙溪村口,一片已改造好的一百多亩标准化农田,每年在水稻收割后将种上130亩向日葵花海,与小六石景区串联成片。“村里还新建了榨油厂,将旅游观赏种植的向日葵花海成熟收割后榨葵花籽油,发放村民。”丁祥兴说,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最终落脚点便是让大家都满意。

  强村富民:描绘“精神富裕”的“古色墨香”

  倍磊村是义乌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数百年的商业文化积淀,同时还是义乌兵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倍磊村通过重修老街,传承百年商业文明的同时又留住了乡愁。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建设,更是为倍磊村这个文化名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倍磊全体村民正走在物质和精神双富裕的道路上。

  倍磊历经明清历代建设,村庄发展较为成熟,村内建筑种类繁多。“古建筑群连绵不绝,是倍磊街的一大特色。古时这里还有屏南晴翠、东麓朝霞、仙山听梵等十景,让文人骚客‘登眺流连、形诸歌啸’。如今,‘倍磊十景’虽难以寻觅,但遗留的数十幢古建筑和街道依然让人赞叹。”村民陈先生介绍。

  倍磊以老街而闻名,老街是倍磊的灵魂。从2019年开始,倍磊村启动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老街重修工程,对全村200多间古民居,60多个老字号店面以及街心亭等进行修缮保护,力争让它回复鼎盛时期的风貌。

  近年来,为保留村落传统格局,保护文保单位和传统风貌,倍磊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挖掘村庄特色文化,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要求,倍磊村村两委通过对古建保护、文化挖掘、环境修复、村庄整洁、旅游拓展等综合措施。“我们努力盘活古村存量闲置资源,曾经历史风貌完整、山水环境优美的明清古村落好像又回来了!”倍磊村党支部书记陈加斌表示,今年以来,倍磊村通过强化资源整合,形成了部门合力,积极策划了文化礼堂、旅游标识标牌、村史馆等建设项目。

  共同富裕,要“口袋”“脑袋”一起富,外表里子同样美。倍磊村以文润富、以文促富、以文化富,渐渐富出了味道、富出了品位、富出了成色。

  “美丽经济”像花儿绽放在绿水青山之间,人居环境改善了,乡村产业基础扎实了,群众收入增加了,在农业与旅游的碰撞、城市与乡村的交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中,佛堂正在不断夯实着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今年以来,佛堂乡村振兴“一核两翼多点”开花,佛堂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农业标准地已成为佛堂农业发展新核心,今年建设了2.2万亩高标农田,并完成“非粮化”整治6000余亩,新增认定农业“标准地”1900亩,提升967亩。今年,佛堂引入了南江生态农业园等14个招商项目,集数字化、科技化、规模化一体的蔬菜产业园投产。毛陈—舟墟湖、龙溪—塔山两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双翼提升。村村行动,点点特色,2个村整村拆除,5个村有机更新有序推进,新增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9个、精品村6个,A级景区村7个。

  从美好愿景到逐渐清晰的“施工图”,印证着佛堂向共同富裕迈出的坚实步伐。远山雾色起,静岸草青青,坐看蜻蜓戏水,闲听儿童嬉闹,细品农家野趣……在“绿富美”的佛堂,绿水青山重现,农情乡愁长存,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悠悠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铺展。而画卷里,越来越多的是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奔向共同富裕的昂扬姿态。

  

【专题】共同富裕义乌行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