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5日,义乌县“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通告》,宣布将于当年9月5日起,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从此,义乌小商品市场奋勇搏击改革开放大潮,奏响制度创新、业态升级和市场化改革的华章,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21年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1866.8亿元,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15.05亿元,线上与线下的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态势突显。
40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集贸市场”到“专业市场”,从“马路市场”到“世界超市”,从“实体市场”到“虚实融合”发展,是背后“三大推力”的发展逻辑。
一、历史的推力
义乌人经商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以晚清尤多。《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时,义乌就有农民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肩担“糖担”鸡毛换糖,后逐渐演变为“敲糖帮”。这一经商传统成为义乌市场发展的历史基因。
义乌市场的诞生根植于深厚的历史传统,“吃不饱”的现实境遇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松绑。义乌“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多地少的农耕现实条件,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义乌成为粮食高产穷县,“吃饱饭”的物质追求促使义乌廿三里一带的农民继续利用农闲鸡毛换糖讨生计并形成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民经商、小商品买卖等政策逐渐松绑,在一大批敢担当为民好干部的闯关护航下,催生义乌市场。
随着义乌市场的放开,小商品市场经营面积不断扩大,按规模变迁划分为五代市场:1982年,小商品和采购商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湖清门市场集聚。1984年12月,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近2000个的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即新马路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1986年9月26日,占地4.4万平方米、拥有4100个摊位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开业,到1990年底扩建为占地7.7万平方米,拥有1.05余万个摊位,迅猛跃升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1992年2月,篁园市场一期投入使用,加之后来的篁园市场二期、宾王市场,至1995年11月,已形成占地46万平方米、拥有3.2万个摊位,堪称当时全国最大的室内商品批发市场,成为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2002年10月22日,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正式投入使用,此后逐步延展2011年的五个区,经营面积达640万平方米、拥有7.5万个摊位的义乌第五代小商品市场形成。
纵观义乌市场的发展历程,始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技术发展趋势、发展问题难点,迭代升级经营业态、体制机制、管理水平,始终走在全国专业市场的前列。从辐射半径和影响力上来看,1982年至1992年,是义乌市场从区域性专业市场发展为全国性专业市场的阶段;1992年至2002年,是义乌市场从全国性专业市场发展为国际性专业市场的阶段;2002年至2012年是义乌市场向国际性虚实结合发展的阶段;2012年至2022年,是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深度融合发展的阶段。
40年来,伴随着市场地址改变的是市场成交额、辐射半径、影响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的迭代升级。今天,义乌站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投资建设第六代市场,继续走好市场迭代升级之路。
二、人民的推力
义乌市场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人民的创造,它的产生发展都解决人民需求、突出人民主体、体现人民共富、备受人民支持。义乌市场的发展是“违背”一般经济规律的发展,义乌没有地缘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交通优势,有的只有经商传统、从事农业生产养不活人的现实和改变现实的迫切愿望。
40年来,义乌市场发展解决人民需求。上世纪70年代,义乌人民在政策夹缝中从事鸡毛换糖,可以说,义乌市场能够开放的最根本原因是人民的需要,是为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市场发展起来后,进一步解决“生活好”的问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40年来,义乌市场发展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在市场开放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造富”效应和亲属帮带,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义乌市场经营主体始终以个体户为主,更多更公平惠及义乌人民。截至2022年2月23日,在册的市场主体达80万,其中2021年新增个体工商户占新设内资经济主体的72.5%。人民是市场发展的主体力量,市场是义乌与新义乌人致富的“必需品”。
40年来,义乌市场发展体现人民共富。义乌人民享受市场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作用,围绕市场生产生活,市场让义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义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468元,继续稳居全国县域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88:1,继续稳步缩小,低于全省1.94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并较上年同期缩小0.02,推动了人民共同富裕。
40年来,义乌市场发展备受人民支持。义乌市场是义乌人民的骄傲,更是义乌人民的“致富田”和“心中宝”,市场及关联核心产业形成的产业链是义乌人民参与度最广、最支持的核心产业,有关市场发展的一举一动始终牵动着义乌人民的心,市场发展充分汇聚和展现着义乌人民的实干与智慧。
三、改革的推力
40年来,作为“吃改革饭长大”的义乌,改革始终贯穿义乌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从部门改革到国家级改革,1982年11月25日,义乌开放小商品市场;1992年1月21日,解决信息不对称,解决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义乌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划行归市”,小商品市场分为8个交易区,经营16个大类商品;1993年12月,义乌市政府率先创新市场经营管理体制,义乌市场实行管办分离,组建国有控股企业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1995年7月,国家体改委批准义乌市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2006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将义乌作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赋予义乌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成为全国唯一开展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的县级市,成为全国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义乌成为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自贸区时代。
40年来,义乌改革始终以发展市场为核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重点破解制约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市场的迭代升级,紧盯市场化改革方向,以顾客的需求为核心,向实践要动力,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强化市场交易、定价、展示、融资、信息等功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便利、优化交易环境、催生市场创新。义乌通过改革集资源、聚优势、促发展,成为一座改革之城。
40年来,义乌改革始终坚持改革成果共享。市场作为“公共资源”,政府主导市场的公平公正,通过发展市场,增加居民创新创业收入;通过“引商转工”“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加快义乌制造业发展,扩大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通过旧村改造、新社区集聚和有机更新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发展民生事业,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通过市场易址、扩建的正外部性,提升城市规模、空间、功能、品质等。义乌通过一系列全领域系统性的改革,推动了藏富于民、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