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23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程雄)烟火起,照人间。眼下,在义乌,年味无需刻意寻找,放眼望去寻常巷陌间、角角落落里早已“年味”十足,一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新意的“文化大餐”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火“烹制”中,百余场文化活动亮点纷呈,“色香味”俱全。
非遗文化重拾“年味”
“杀年猪,过大年,欢庆丰收,迎春纳福,还有南枣、火腿,这些都是我们记忆里的‘年味’啊。”春节假期第一天,义乌市非遗馆迎来了一个观展“小高峰”。馆内“非遗过大年”义乌农民画展览热闹非凡,一幅幅充满年味的作品,既有尘封的记忆,也有传承的美好,为我们真实再现了义乌人各种年俗趣味。书画爱好者吴先生带着家人前来赴约,吴先生指着作品《大年》内的各类年俗元素,耐心地与女儿介绍着。
据悉,此次展览从1月9日持续至2月5日,展出义乌优秀农民画作品30余件,视角之新颖,构思之烂漫,造型之谐趣,手法之拙朴,充分展示了义乌民间艺术的生机勃勃和大俗大雅,抒发了对劳动的赞美、收获的喜悦,并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在2月5日元宵当天,义乌市非遗馆还将举办2023年义乌“元宵喜乐会”,活动将开展非遗综艺会,现场设立非遗项目展示区、元宵节体验、非遗市集游、非遗手作课、传统技艺展、集章兑奖品等活动,为市民搭建了一个学习、感知义乌非遗独特魅力的平台,添了“年趣”,浓了“年味”。
“唧嘭、唧嘭、唧唧嘭,自从盘古开天地,先有新闻后有戏……”1月11日下午,随着悦耳动听的说唱声响起,义乌市赤岸镇湾塘村文化礼堂立马就热闹了起来。据悉,春节期间,道情演出进文化礼堂活动将陆续走进义乌各镇街,把民间艺术送到百姓面前。
“现在我们老人很幸福,家门口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过年想听道情马上就有了,这个年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朱奶奶笑呵呵地说道。
“春”到礼堂“年味”浓
近年来,在义乌,农村成了文化的大舞台,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广大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乡村客厅、乡愁基地、文化地标、精神家园”。春节期间,在义乌各地农村文化礼堂精彩不断,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从初一嗨到元宵。
“村晚”闹春成了村民们的过年新习俗。1月11日晚,在义乌市江东街道端头文化礼堂,一场“南山小春晚”拉开帷幕。歌舞、脱口秀、魔术……每个节目都由本地村民自导自演、精心编排,接地气却又不失“时代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乐在其中。
此外,现场还进行了“小巷创客”“小巷微改造”项目的签约,旨在打造一个居民自治平台,并助力辖区内企业与社区共赢。“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南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冯依倩表示,每年的“村晚”已然成为“惯例”,为群众搭建了一个促进交流的平台,有利于营造和睦的氛围,成为了大家崇德向善、实现精神文明的“粘合剂”。
今年,村民乐享“文化大餐”的方式也呈多元化的样态,线上直播、云上相聚的方式也屡见不鲜。全村参与、跨界共享,一场场村里的“小欢喜”变身成为全网的“大联欢”。“我们把‘村晚’放到线上,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一边在家中吃着团圆饭,一边看‘村晚’,保证年味不减的同时开辟了新路子。”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冯小花说。
进基层接地气,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村晚”上,一大波沾着泥土气、冒着文化味的“草根”节目轮番登台,涵盖歌舞、表演唱、走秀、戏曲、小品、腰鼓等多种表演形式,演绎着喜庆的乡村年味,诉说着美好的乡村生活,也唱出了百姓参与文化、乐享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春节期间,除“我们的村晚”外,义乌各文化礼堂还将举办制灯笼、猜灯谜、迎龙灯、婺剧演出、舞龙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团圆幸福的春节增添文化“仪式感”。